中医养生学视域中的禅医食疗
释延无 王志翔 韦大文
食疗又名食治、食养,禅医食疗在东方药师佛精神感召下,融佛教医方明与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于一炉,开创了独特的禅医食疗疗法,继承经典,发展至今,源流一脉,融会贯通。
1.中医食疗源流及其与禅医食疗的关系
我国食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天官》有“食医”的记载。《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里的无毒指的是“药食”,因其性质平和,无毒安全,故自《黄帝内经》时代起,中医食疗养生学备受历代医家推崇。隋唐年间,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单辟《千金食治》专题,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隋唐之后,各类有关食疗养生的著作相继问世,如《食疗本草》《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寿世青编》《老老恒言》《食色绅言》等等。除以上养生类医籍外,医食本不分家,各类医学集成书籍中对食疗大都有所论述,如元代朱丹溪引用儒家和佛家经典,在《格致余论》书中卷首即论饮食,其对食养的重视可见一斑,《饮食箴》提出辛热甘腻之物易使相火妄动,应“节制”与“淡茹”,倡导清淡的素食养生。而佛学思想融入中华文化之后,一些医家对于佛学中的饮食养生深受启迪,譬如《食色绅言》将佛典圆融医理于一体,风格独特,发人深省。
佛教正式被上层统治者接受并在一定范围传播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两晋、南北朝时代,佛教与中国文化开始渐融;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迎来鼎盛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形成,禅宗自慧能始,成为佛教中国本土化的重要宗派。禅医溯源于佛教医方明。佛教医方明传入中国以后,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佛教“四大”学说(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有相通之处,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吸收了耆婆氏书中的方剂方药,其“大医精诚”的思想也与印度大乘佛教中的慈悲精神息息相关。而中医学也影响了佛医,中医学的养生理念和治未病思想又与佛学“因果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重要文化交流使者义净、鉴真、空海、最澄等,他们分别依靠佛教文化的传播而将医学智慧播撒到西方天竺和东亚日本。禅医食疗吸收了中医学望、闻、问、切及八纲辩证之法,结合食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之特性及百草之灵性,通过法药、物药之圆融,使人得乐于天地之造化,升华至诸灵之顶端,度向般若之彼岸。笔者认为,中医食疗源远流长,其理论的创立集中体现于《黄帝内经》一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吸收容融了佛学思想,佛学的素食与斋戒影响着中医食疗养生,后世医家对于食疗养生提倡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远荤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强食,节嗜欲,定心气。”禅医以佛医为祖,且在发展中渐融了中医食疗的理论和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禅医食疗。笔者认为,禅医食疗的内容可归纳为茶养,粥养,素菜食疗,三者都以养心定性的情志为前提。以下从中医养生学角度对其逐个分析。
2.禅医食疗的中医养生学阐释
2.1茶养
茶养是禅医食疗的精神起点:随着清水的涤荡,在茶展茶舒的沉浮中,漫随着茶香,禅味自然蕴含其中。不要多言,放下烦恼“吃茶去”。茶养是一种清静苦修、思虑开慧的禅修方式。禅不立文字,却在乎顿悟的那一刹那;茶空灵、清净,在茶入口的瞬间,尝到的是茶,亦不是茶,是禅,亦不是禅。禅茶是否一味,惟品者自知。禅茶追求的是一种体悟,这与中医倡导“知行合一”与“身体力行”不谋而合,禅茶一味,医佛一心。
那漫山遍野的茶树、曲伏壮美的茶园不仅是一道迷人的风光,更延续着那份厚重的禅茶文化。我国是茶的故乡,可溯历史久远。《尔雅》称茶为“苦荼”;唐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自茶文化的源头起,茶叶就被入药用。《证类本草》曰:“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止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量。”在唐代,茶养是僧侣静心修身、参禅悟道的方法,饮茶是佛教寺院每日的例行习惯。唐德宗时,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时,接触到茶文化,并将茶籽带回日本,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兴起影响深远。
禅茶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不同的寺院对茶之选取、种植、摘菜、焙制、煎泡、品酌等方面多有不同创造,出现了不同品类、风格各异的禅茶:如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大红袍茶”,浙江灵隐寺的以龙井绿茶为主的“法净禅茶”,“天竺禅茶”,湖南夹山寺的“夹山禅茶”,嵩山少林寺的“少林禅茶”,等等。
2.2粥养
“粥”在中医养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这不仅与中国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也与中医养生文化密切相关。自《诗经》时代,先人就记载了麦、黍、禾、栗、稻、稷等与谷物相关的诗歌。《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更是将五谷列首位,指出五谷养生祛病的重要作用:“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畜为益,五菜为充……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五谷指粳米、麻、大豆、麦、黍。《内经》与《伤寒》均有谷类入药的记载,如半夏秫米汤、白虎汤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治类列谷米一项,对薏苡仁、赤小豆,豆豉,扁豆,荞麦,大麦,小麦等谷类“医食同源”之品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做了记述。
佛与粥的渊源甚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孟元老记录的北宋都城开封腊八日食用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在北宋即成形,而其源头或许与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在腊八日的施舍有关。腊八粥中的“八”,既是指传统节日“腊八”,也是一种虚指,可以有八道食材,也可以多于或少于八种,其操作是灵活自主的。
以少林食疗粥为例,2008,在少林药局创建790周年之际,少林药局在释永信师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禅医古例,制出了“少林五行腊八粥”,供腊八节供佛及僧众冬季坐禅时食用。金、元时期的少林药局保存的古医方上,记载了“少林五行腊八粥”的秘制法,其主要原料包括米(糯米、黑米、薏米、梗米)、五行豆(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在此基础上可加坚果、干果等辅用食材(莲子、红枣、百合、桂圆、枸杞、山药、山楂等)熬粥。其中梗米甘平益气和胃;薏米又称意苡仁,甘淡利水,清热健脾;黑米色黑入肾兼补脾之功;绿豆清热解毒,益气除烦;红豆利水除湿,消肿解毒;黄豆补脾益气;黑豆补肾活血,利水下气。米、豆为主类都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之以清痰补肺之百合,养心安神之莲子,养血补肾之枸杞,补脾益肾之山药,健胃消食之山植等,不仅增加了食材整体的口感,更从五行入手,形成了以补中气为基础,综合调理五脏之功的美味“腊八粥”。
2.3素菜食疗
除了茶养、粥养,禅医食疗以适当的蔬菜、水果作为营养的补充,反对用荤(葱、韭菜、大蒜、薤等辛味蔬菜)腥(各种肉类),主张清淡饮食,适度饮食。
素食调养即是养心、修心。戒杀吃素是免造杀业、积善累德、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是佛教缘起论的重要表达方式。缘起论又名因果论、因缘论、因果律,它是全部佛学的理论基础,《初分说经》卷下中有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无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都以缘起论为其基本理论。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因缘是环环相扣的,食肉是在造杀业,种因得果,食肉的果报在《大乘涅槃经》《楞伽经》《梵网经》《佛医经》等大乘经典上都有明确的指示,指出了“禁止食肉”的观点及食肉的果报。《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业俱不善,死堕叫呼狱。”《涅槃经》云:“一切肉悉断,及自死者。”佛教中认为,吃素能消静八识田、能畅通气脉、能让气场祥和、能养慈悲心、能安宁身心。而历代中医名家均提倡“远荤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强食,节嗜欲,定心气”的素食养生。
中医养生学认为饮食不节,摄入过多外源肥甘厚味的肉类、油脂等是形成痰湿体质(肥胖症)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湿困脾胃。若脾胃消谷运化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为浊膏,转化为痰湿。表现为湿气困脾、餐后嗜睡、脾虚不运、痞闷肚胀等;如果病久则会伴随痰湿内滞、浸淫脉管、血行受阻的血瘀;而病久年长则伴有肾阳虚衰,四肢浮肿,下肢肿甚、津液布散失调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痰湿体质(肥胖症)的人体内的代谢功能紊乱,体内内脏脂肪堆积,以至于引发胰岛素抵抗,并逐步走向恶性循环的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包含了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在于逐步损害心血管系统,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心肌梗塞、脑血栓、癌症等。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个体健康状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在“富贵病”高发的现代文明中,素菜的食疗、食养很好地秉承了这一理念。以少林日常饮食为例,其素菜以青菜、豆腐、面筋、粉丝、精油为主要原料,并杂以金针、木耳、猴头、海带、紫菜等配料,这些菜看似平常,常食却能防病于未然。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素食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助于体质酸碱综合,减少引发胰腺炎的概率,降低体内毒素堆积,降低胆固醇含量等等。笔者认为合理地坚持素食,少油少盐,忌肥腻辛辣,清淡饮食,节制食欲,吃饭七分饱……诸如此类的食疗养生方法,是中医和禅医共同支持且倡导的一种健康的养生趋势,在当今社会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养生先养心,这里对心的理解有三:其一,指君主之官,乃“心肝脾肺肾”中的“心”,养心则能使心火下行以温肾水,水火得以交融,使得人体趋于“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其二,指人的情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养心宜“淡泊”“静虑”“平和”“守一”,要戒骄戒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体会禅意。其三,指一颗清净心、真诚心、恭敬心、慈悲心和平等心,在云南昆明的华亭寺内,有一奇特的“十味心病药方”,它是唐代无际禅师所开,其实就是在告诚世人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方中云:“此药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和气汤送下。”禅师巧妙地将禅法修心与杏林术语相结合,就是告诫人们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可谓用心良苦,妙趣横生。总之,无论是茶、粥、蔬菜、水果等禅医食疗,其精神寄托于一“心”,若无斯“心”,其形式固然能取得一些治疗效果,然而若有斯“心”,且坚定不移,笔者认为其疗效可事半功倍、日增月进。
(作者释延无系少林药局禅医;作者王志翔、韦大文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