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的钟声(方贵川)

天宁寺的钟声

◎方贵川

又是一年春风吹。甲辰惊蛰前后,我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再一次携家人去了一趟位于沙鳝后湾后山的天宁寺。远远地,在山口处,就看见了天宁寺被环列左右的葱茏山色紧抱其中。

天宁寺的主殿分上下两层,有勾连上层殿宇的花岗岩台阶,在堆满石子、沙和零星砖瓦等建筑材料的露天广场处逶迤向上。走过二十余级台阶后,遇屏风挡道,台阶便从东西两翼盘旋至大殿。此时,两旁扶栏上的防护网似在告诉我,这是一座还未完工的建筑。有些好奇的我,攀上了显然还是毛坯的大殿,抬头见刻有精致图案的青色石柱,如仪仗迎宾,环殿而立。其余二步三步的众多廊柱,选用的全是栗色进口柚木,大者需两人合抱,小的也敦实如壮汉,撑起了一座巍峨大殿。


天宁寺大雄宝殿上梁庆典.jpg天宁寺大雄宝殿上梁庆典


细看大殿,约有十余米高的样子,为双檐、榫卯结构,下檐的规格与底层的大小基本相当,大殿的上檐,向内略作收束后高高耸起,如宝塔凌空。仰观头顶,斗拱如塔,托起了一根根大梁;时见木板当椽,顶上覆盖着与周边山色浑然一体的灰黑色琉璃瓦片,有阵阵原木的清香和山野的气息扑面而来,古色古香,令人神清气爽。

转来转去的,我们来到了大殿的底层。但见底层殿堂高达八米左右,长宽均在二十来米之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说二层以精致见长,那么,底层大殿则以宏大宽敞取胜。

天宁寺殿宇的斗拱.jpg天宁寺殿宇的斗拱


一尊佛像于底层居中处慈祥着面南而坐,佛像底下的供桌上摆满了各色水果,见香烟袅袅,烛光摇曳,有木鱼钟磬之声从殿堂两侧的门扉中逸出,在树丛里、草尖上、山野阡陌间悠悠回荡。殿堂的空旷处,摆满了信众们念佛诵经时的跪凳,成行成列,阵容整齐。三两个身披黑色僧服的中老年居士正眼观鼻、鼻观心,双手合十梭巡其间,间或调整着、拾掇着什么,从那份虔敬得一丝不苟的神情上看,像是在完善一场庄严佛事的筹备工作。

因果是否有报,天道是否轮回,佛法是否无边?至少,今天的我,还找不到依据,也没有能力去寻找依据。但我深信:人若能在念佛向善的氛围中熏陶久了,自然就能获得“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教义净化和善念提升。然后,也一定能够收获“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的能量加持,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有利好,功莫大焉。

走近天宁寺,缘于四五年前的一次结伴春游。彼时,我与朋友一起去了一趟天宁寺。这是一个路不偏远,却远离尘嚣,寺不深藏,但瑞气氤氲的清幽所在,让我心生欢喜。


天宁寺正在建设中的殿宇.jpg天宁寺正在建设中的殿宇


据介绍,天宁寺始建于南宋年间,创建时只有草堂五间,初名“雉鸡堂”。明洪武年间(1368),朱元璋御赐寺名“天宁寺”,是为皇家寺院,并有“国基稳固、天下太平”的匾额张挂于门楣耀眼处。

对于天宁寺来历一说,我一直半信半疑。但“天宁寺早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就建有殿堂寮舍及附属用房20多间,僧众50余人,为玉环岛上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的文字介绍好像时有所见。当然,也有人对天宁寺的历史持怀疑态度。对此,我的看法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只要在感情上可以接受就行。何况,许多史书,本来就像一些家谱记载的一样,谁都指望拉一位名望较高的古人为自家门面长脸。这样做,虽然不太地道,但也称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必计较也罢。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天宁寺遭到严重破坏。远鉴法师于1982年,发起重修并陆续建成了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天王殿、药师殿、地藏殿、念佛殿、斋堂及附属用房36间,规模胜过往昔,香火空前。

历史上,天宁寺是有过多次不幸的,特别是2016年2月的一场大火,将天宁寺烧成一片废墟。


正在恢复重建中的天宁寺.jpg正在恢复重建中的天宁寺


为使天宁寺古刹重辉,2016年5月,玉环市民宗局、玉环市佛教协会盛情邀请释恒妙师父出任住持。少年出家的恒妙师父是一位在少林寺参学多年,且多年来一直在各地弘法的云游法师,他说自己当时的初心是奔着“皇家寺院”这一不凡身世而来的。但当他到了天宁寺以后,面对着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地方,恒妙法师脑内一片空白!

“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啊!”回忆起当初,正当盛年的恒妙法师轻轻地叹息说,也许是自己冥冥中的一道坎吧,只有义无反顾地跨过去,才能抵达人生涅槃的彼岸。于是,他深知一位住持肩上的使命:迅速发起天宁寺古刹道场的灾后重建工作。真是万事开头难啊!在那漫长的奔走呼号中,有谁会理解一位使命在肩的目标追求者的一腔热情呢?有谁会相信一位外籍法师的那番殷殷苦心,何况,自己仅仅是一位身披袈裟的寺院僧人。

巨额的经费缺口需要筹集,繁难的两证规划需要审批,复杂的土地征用手续需要挨家挨户地上门协商,哪怕是水、电、路的安装和贯通,哪怕是泥水木匠等建筑施工队伍的考察和落实,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硬碰硬实打实,环环都是瓶颈,没有哪一件事是可以省心的。

系统工程,隔行如隔山,于吃斋念佛、人地生疏的恒妙法师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像西天取经,都遇关山重重。困难和压力,常常于夜半三更时分被绞成一团乱麻,直闹得这位年轻的住持寝食不安。想起当年云游弘法时的轻轻松松、无牵无绊,这位白手起家的出家人,曾经有过多次的畏难和退缩。

时隔不久后,我又去了一次天宁寺,半路上碰见了正在为重建古寺而奔波忙碌的恒妙法师。闲谈中,法师颇有感慨地对我说,在人生修行的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重修天宁寺的过程中,是恩师延然法师、师爷释永信方丈的谆谆嘱托,是普陀山了音师父的发心护持,是玉环市有关部门的多方支持和积极协调,是十方信众的众人拾柴、聚沙成塔,终于让自己无法停下这向前奔跑的脚步。       


玉环市天宁寺鸟瞰图.jpg玉环市天宁寺鸟瞰图


“我发愿用十年时间,竭尽全力,为海上玉环修建一座承载千年的宗教文化和古建文化相映生辉的佛门道场!”这是恒妙师父告诉我的,他的语气温和而有力,充满了一如既往、锲而不舍的韧劲,以及不辱使命的担当。言语之间,听得出这些年来,恒妙法师为重修天宁寺所付出的艰辛和咽下的委屈,也看见了他的一脸倦容和淡淡无奈,以及淡淡无奈中善眉善目的底色。

恒妙法师还告诉我,现在,天宁寺的重建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审批。规划总占地面积70亩,包括宗教活动、禅武文化活动中心在内的总建筑面积计7382平方米,工程造价达1.5亿。时下,在建的主殿筹资1000多万,属于天宁寺的第一期工程,以后还有配殿等规模较大的二三期项目……是什么力量,让这位原籍四川的少林弟子,矢志发愿,凭借一己之力,以十年为期,为古寺重辉翻越关山重重呢?

告别恒妙法师后,有个疑团一直盘桓在我的心头:在信仰天平倾斜、信用一词被众多人肆意践踏的当下,一位外籍僧人竟能将古寺重建工作做得如此地有声有色,如此地扎实有序,这其中除了信仰的驱使和人心向善的动力之外,一定还会有咬定目标不放松的信念在涌动、在支撑。回想自己多次参访天宁寺的初心与体验,应当是始于山水、出于好奇、敬于“恒妙”法师了。此时,我反复地寻思着恒妙师父的法名:恒妙、恒妙,以恒久之坚守,抵达高妙之境界。

再回头,但见群山环抱处,藏风聚气的天宁寺梵音声声,香烟袅袅,一团清明之气,一派祥和之光腾空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