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慧能思想的特色

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提纲

IMG_4401.JPG

如果说中国佛教之所以有别于印度佛教,其主要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溶为一体的话,那么,以慧能思想为代表的禅宗便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  

慧能(638713)生活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成熟的黄金时代。慧能的青年时期,正是一代佛学大师玄奘(600664)法师取经归来、广事译述的年代。玄奘门下多才,绍述师说,使其所传唯识法相之学一时蔚为显学。在唯识学风的刺激下,法藏(644712)盛弘华严之学。与此同时,又有善导(613681)净土教的弘扬与道宣(596667)等律学三家的鼎峙。义净(635713)亦于此时取回一切有部律藏广事传习。其后,荆溪湛然(711782)祖述智凯的学说,中兴天台教观。慧能时期的佛教思想界可以说是云蒸霞蔚,杂彩纷呈,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这种情况,一方面带来了佛学界的义学繁兴,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学人舍本逐未或无所适从。正如圭峰宗密所言,“达摩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禅门诸诠集都序》卷一)至慧能出世传禅,佛教学人重知解而轻证悟的倾向依然存在,永嘉玄觉叙述他未见六祖慧能前的修学过程,就明显地反映了这种倾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见《永嘉大师证道歌》)佛学本为实践之学、证悟之学,如果“唯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那就无异“入海算沙”,使佛学丧失了哲人之慧,变成了经师之学,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生实际存在的自他对立、善恶对立、染净对立、生佛对立等千古难题。慧能以异军突起之势,高唱顿悟成佛之说,建立其独具特色的禅宗思想体系,使中国佛学思想面貌一新。

作为一代禅宗大师。慧能的禅学思想是极为深刻丰富的。一部《坛经》,系统地结集了慧能一生开法传宗的言教,是我们研究慧能思想的根本依据。从整个佛学思想体系出发,怎样看待慧能禅学思想在中国佛学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虽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是我们必须着重指出的是:一个思想体系的形成,必须是在对已有的思想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相应的开展。以顿悟自性为特征的慧能禅学思想产生之后,经过不到一百年的发展,就使当时整个佛学思想界如风行草偃,气象一新,不但禅宗本身龙象蹴踏,群芳争艳,在长江南北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五家宗派,而且影响所及,使整个文化领域无不因其溶铸而生机勃发。

慧能的禅学思想的核心是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他在大梵寺第一次升坛说法时就明确地对众宣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坛经·行由品》)这是佛教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因得《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甚深空慧的激发,顿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随即以五个“何期自性”来描述他的悟境:“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引文均见《坛经》)在这里,慧能从心性论的角度出发,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及其透过迷情而显示的无限能动作用。

人类之所以不能把握“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清净”的“菩提自性”,就是因为我们一举心、一动念都是处在自他相对、主客分离的对立状态,通过般若观照,打破自我封闭,就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在慧能看来,人类要打破自我封闭,超越对立的思维模式,只有“顿语”才是最究竟的捷径。慧能反复地告诫他的门人: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这里引证慧能的这几段语录的目的,是想说明在慧能的思想体系中“顿悟”的实践对于超越对立、“识心见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顿悟”的另一面无疑便是“渐悟”。从慧能思想的整体来看,他无意把二者置于对立的地位。他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由此可见,慧能根据“人性有利钝”的事实,在强调“顿悟”的同时,并不否认“渐修”也有其适应一类根机的重要意义;同时承认顿渐之间除了“见有迟疾”之外,在“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方面并无差别。

如果说“菩提自性”说是慧能禅学思想的本体论观点,那么“顿悟”说就是他的实践论观点;而“顿悟”说又以“般若观照”为核心,进而形成了他的禅学思想的认识论观点。为了使人们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有一个标尺,慧能提出了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思想作为他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他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慧能在这里所说的“念”,可理解为主观的精神现象(能缘之心),“相”可理解为客观的认识对象(所缘之境),“无住”可理解为真心应物、任运随缘的主体超越。我们试举《坛经》中慧能本人对“三无”思想的解说,以帮助我们对此获得正确的理解。

(一)关于“无念”,慧能的解释是:

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为无念。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所谓“无念”,就是“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的“无念”观点,是慧能禅学思想体系的宗旨,故曰“无念为宗”。

(二)关于“无相”,慧能的解释是: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所谓“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主观的“能缘之心”即“无染无杂”,则客观的“所缘之境”亦能离相离名。能缘和所缘,或者主观和客观,在讨论问题时似有先后次第,但在实证上是同时默契,并相互增上的。以诸法“缘起无自性”的观点,消解附着于缘起法上的虚妄分别之相,使诸法的清净本体显露出来,即是“无相为体”。实际上等于说“诸法以无相为体”,或无相乃诸法之体。这里所说的“无相”是“实相”的另一名称,实即诸法以实相为体。

(三)关于“无住”,慧能的解释是: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所谓“无住”,实际就是使“人之本性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剌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因为消除了妄情妄执,“人之本性”便能从系缚中解脱出来。超越对立面,处于高度和谐的精神状态之中,随缘应物,任运无碍。

我们透过《六祖坛经》对慧能禅学思想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就不难看出,慧能的思想实际上是在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总结了他以前的佛学思想,从而将《般若》等经的真空和《涅槃》等经的妙有熔于一炉,以架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正因为他继承并发展了《般若》等经的甚深空慧。所以他的思想如日中天,朗照万物,摧邪显正,破暗醒愚;也正因为他继承并发展了《涅槃》等经度生严土的思想,所以他高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宏旨,以大悲心,“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和光接物”,普利有情。佛教的理论,不外“真俗双翼,空有二轮”。慧能以其卓越的智慧,熔空有于一炉,汇真俗  于一体,极大地发扬了智悲双运、真不废俗的大乘精神。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慧能禅师创立的南宗禅,不仅总结继承了他以前的佛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清新活泼,简捷明快,又大大地超越并丰富了他以前的佛学思想,调整了佛教与不断  变化的情器世间的关系,从而使禅宗成为八世纪以来独步天下、历久不衰的中国佛学思想的主体。从佛教应机施教的原则出发,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佛教学人,应该怎样使佛教适应当代人类的根机呢?时代在进步,科学文化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今日的世界佛教应该怎样回应时代的呼唤呢?我们知道,中国禅宗的思想经日本佛教学者弘扬而遍传欧美各国,在文化界引起巨大的波澜和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想,中日两国佛教学人携手合作为推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来源:佛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