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楞严经》之译解看达摩《易筋经》之源流
【广东】夏志前
《易筋经》以少林武功秘籍形式进入当代视野,被想象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所创或所传,亦因此被冠以“达摩”之名。《易筋经》在历史上与少林寺之间的渊源甚深,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一是《易筋经》作者伪托为达摩,二是《易筋经》的若干版本出自少林,三是历史上少林寺僧为《易筋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学者经过考证,往往否定了《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而认为《易筋经》出于明清时期的道家,甚至明确指出,《易筋经》“系明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进而将《易筋经》易名为“《紫凝易筋经》”,其证据是武术史家唐豪曾“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由此“断定《易筋经》是道士或修道者所作的伪书”。近年来,关于《易筋经》 的考证多与此持论相似,稍微谨慎的学者会从版本源流上加以考证,但多没有十分充分的历史证据,或语焉不详。
关于《易筋经》的传译过程,各种讨论多集中在对达摩和般剌密谛这两个人物的历史考察,而忽略了《易筋经》文本本身对于其出自达摩并由般剌密谛翻译所透露的信息的梳理。笔者曾讨论过中国佛教经典《楞严经》与《达摩易筋经》之间的关联,从诠释学的视角发现了二经在修行理论上的相互诠释的路径。因此,对于《易筋经》的源流问题,我们还可以从《楞严经》的翻译和诠释的历史过程,来加以考察。
一、般剌密谛翻译《楞严经》与“义译”《易筋经》的历史叙事
般剌密谛是唐时印度来华高僧,《宋高僧传》有《唐广州制止寺极量传》:
“释极量,中印度人也,梵名般剌蜜帝,此言极量。……乃于广州制止道场驻锡。……量翻传事毕,会本国王怒其擅出经本遣人追摄,泛舶西归。”
僧传对于般剌密谛的记载,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他在广州光孝寺(时称制止寺)译出了对中国佛教发生至深影响的经典《楞严经》。
佛教史传中并没有关于般剌密谛翻译其他经典的记载,唯有《易筋经》《洗髓经》的文本中说到般剌密谛对达摩《易筋经》的翻译。署名“西竺达摩祖师著、西竺圣僧般剌密谛译义”的《易筋经》,其《序》记载:
“但惟《易筋经》留镇少林,以永师德。第其经字皆天竺文,少林诸僧不能编译。……众中一僧……怀经远访,遍历山岳。一日抵蜀,登峨眉山,得悟(晤)西竺圣僧般剌密谛,言及此经,并呈来意。圣僧曰:‘佛祖心传,基先于此,然而经文不可译,佛语渊奥也。经义可译,通凡达圣也。’乃一一指陈,详译其义。”
般剌密谛对《易筋经》进行了“义译”,也符合佛教“依义不依语”的诠释传统,《真本易筋经》“总论”云——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证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其入斯门者,务宜先办信心,此立虔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无不立跻于圣域者云。”
从这些内容可以发现,般剌密谛似乎是在对达摩《易筋经》“义译”之后进一步进行“义解”。令人疑惑的是,述古堂钱遵王藏本《易筋经》“易筋总论”与真本《易筋经》内容多有出入,而且连同“膜论”“内壮论”后都无“般剌密谛曰”的内容。
二、《楞严经》与《易筋经》文义上的关联
与《易筋经》关系密切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达摩的传人慧可。《真本易筋经》有署名慧可的《翻译洗髓经意序》:
“《易筋》《洗髓》,俱非东土之文章,总是西方之妙谛。不因祖师授受,子安得而识之,又乌自而译之也哉?我祖师……更有教外别传,《易筋》《洗髓》二帙。……惟《洗髓》一帙,附之衣钵,远游云水。后缘行至,果获奇应。曾不敢告人,又恐久而失传,辜负祖师西来之意。”
关于达摩传法的经典叙述中,多提到弟子们得法的内容及悟入的层次,宗密完全是从佛教义理的角度对达摩传法的这一传说进行诠释,但署名“唐贞观二载春三月三日李靖药师甫序”的《易筋经序》却提出了不同的诠释:
“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自梁适魏,面壁于少林寺。……师曰:某得吾皮,某得吾肉,某得吾骨。惟于慧可曰:尔得吾髓,云云。”
在《易筋经》看来,达摩所云“得皮”“得骨”“得肉”“得髓”,已被后人“漫解”为入道深浅的比喻,实际上达摩祖师的原意并非在此。
关于“见性”的讨论,是《楞严经》中最富有思辨性的内容之一,解经者也往往于此着墨最多。这些出现于武功秘籍中的文字显然来自《楞严经》,而且非常巧合的是,这看上去与般剌密谛也有关联。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慧可翻译《洗髓经》在先,般剌密谛翻译《楞严经》在后,那么,经义相似的文字使得二经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了。
当然,我们并不想在此讨论《楞严经》的真伪问题,也不遑讨论少林武学思想与《楞严经》思想的关系,只是以此为“话头”和线索,通过相关经典文本的梳理,描述佛教《楞严经》与少林武功秘籍《易筋经》之间的关联。
作为少林寺的武功秘籍,达摩《易筋经》被视为少林内功的标志。著名武术家万籁声先生认为“内功原属于少林”,他指出:少林原分内外两功,内功即达摩之《易筋经》,专事推揉练内膜,木槌木杵石袋摔打,不习拳脚,将气运于内膜之中,功成刀枪不入,即所谓“金钟罩”,御敌并不交手,来即手格之,身挡之,敌人如中铁石,自不敌矣,是为真正之内功。
在一个武者眼里,《易筋经》是一种内功功法,“《易筋经》虽佳,但又笨拙,不过铁人一具,在普通技击家,固无如之何,苟一旦遇名手,则有生命危险矣。”但从中国佛教思想史和中国武术思想史的视角,把《楞严经》的译解和《易筋经》源流的考察联系起来,倒是佛学和武学相互诠释的新的方式。
(本文有删节。作者供职于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