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与电影中的少林
本文节选自Lu Zhouxiang. A History of Shaolin: Buddhism, Kung Fu and Identity,吕洲翔《少林全史:佛教,功夫与民族身份认同》(Routledge 2019), 170-174页。
邓菡薇 译
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始于秦汉:见《燕丹子》、《干将莫邪》及《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2.成型于隋唐:见《谢小娥传》、《昆仑奴》、《聂隐娘》、《红线传》、《贾人妻》及《车中女子》。3.成熟于宋元:见《江淮异人录》与《太平广记》中收录的豪侠传记。4.发展于明:见《水浒传》、《禅真逸史》与《情史》。5.盛于清:见《绿牡丹全传》、《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七剑十三侠》与《荡寇志》等。
继清代武侠小说兴盛后,民国初年起,新一代武侠小说开始出现在新近流行的杂志和报纸上并迅速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体裁之一。这些武侠故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清末民初武林高手们的奇闻轶事演义而来,其故事情节通常以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节。其中广为流传的小说有向恺然的《近代侠义英雄传》(1923年),姚民哀的《山东响马传》(1924年)与张恨水的《中原豪侠传》(1936年)等。第二类则脱胎于中国古典武侠传说,书中侠客们以武艺惩恶扬善,维护江湖道义和传统美德。主要作品包括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1923年),文公直的《碧血丹心》(1930-1933年)与李寿民的《蜀山剑侠传》(1932年)。
作为中国武术的经典代表,少林寺及少林功夫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少林历史,菩提达摩与紧那罗王的传奇故事被融入故事情节。正如还珠楼主李寿民在仙侠小说《蜀山剑侠传》中描写道:
那少林寺在元明之际,正是极盛时代,能手甚多……冬秀想起幼时曾听父亲说起,嵩山少林寺惯出能人异僧,名头高大,有一次曾亲见寺中一个和尚放出飞剑,斩人于数十里外等语……此时少林寺声望虽称极盛,但是山径崎岖,犹未开辟。除慕名学艺和有本领的人来往外,寻常人极少问津。
《近代侠义英雄传》第七回讲述了少林住持海空和尚与禁军教头王东林比拼武艺的故事。与极具想象力的《蜀山剑侠传》不同的是,向恺然在书中较为客观地解读了少林功夫的起源:
少林寺在前清乾、嘉年间,里面的和尚很有许多会武艺的。只因少林寺的地点,在中岳嵩山之下,居全国之中央,是一个规模极阔大、年代极深远的大丛林,里面常川住着三、五百和尚。自达摩祖师少宝得道之后,留传下内家口诀。隋大业年间,又有火工和尚,用一条棍子打退几百乱兵的事。于是中国武艺当中,就有少林拳棍的派别。其实少林拳棍,并不是达摩祖师和那个火工和尚传授下来的方法。俗语说得好:“人上一百,百艺俱全”。少林寺既是地点适中的大丛林,里面常有三、五百僧人,其中怎么没有武艺好的呢?只要是少林寺的和尚会武艺,那所会的武艺,便要算是少林派了。
民族主义是武侠小说在20世纪初中国流行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尚武精神映射出国人屈辱血泪下隐含的、带有强烈反抗意识的民族主义情结。它们为读者提供了应对帝国主义扩张、军阀割据、政府治理失败和经济困难的心理补偿。民国成立后,民族主义者们摒弃了反满思想,提出“五族共和”的新理念,希望以此加强民族团结,避免民族冲突。然而,反满情绪仍然流行于社会。这一点也反映在与少林有关的武侠故事中,尤其是那些基于清代秘密会社天地会的“少林五祖”的故事。这类武侠小说的代表作有:邓羽公的《少林英雄血战记》(1931年),《至善三游南越记》(1931年),江蝶庐的《少林小英雄》(1931年),郑证因的《火焚少林寺》(1930-1940年),陈鲁敬的《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和《洪熙官大闹峨眉山》(1949年)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武侠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智善禅师、三德和尚、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苗翠花等,多取自晚清小说《圣朝鼎盛万年青》。在小说中,这些人物大多被刻画为来自少林的反派角色。清朝覆灭后,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这些有着少林背景的功夫大师们被新一代的小说家塑造成为民间英雄,他们凭借高超的武艺与清政府及其所支持的邪恶势力展开斗争。正如陈鲁敬在《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序言中所述:
或问是书何以与万年青所叙小林事迹相径庭者,山人不能不有所言矣。万年青作者为清代时人,而少林派又为反清复明之人物,清庭所谓大逆不道者。若照事直书,则在清代文纲茶之际,其不如金圣叹之罹文字狱者几希。是以作者不能不歪曲事实。故于描写至善禅师,方世玉,少林英雄全部覆亡。山人不揣冒昧,搜集清代技击秘闻,用小说家言,写成是书,纠前人谬误,发扬少林武术。
《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的情节以少林与武当的冲突为背景,书中呈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弥漫于社会的反满民族主义情绪及革命思想:
至善禅师召集众门徒于方丈室曰:今日少林与武当两派,已成冰炭之不相容,武当派辅助清寇,阻挠我派之革命行动,因此我派想匡复明室,必先打倒武当派也。兹者,武当为势力日渐膨胀,清帝且派喇蔴僧南来助战,此举不可轻视,我派今日,宜用迅雷不及掩耳手段,再下广州,首先消灭武当派,则清廷无能为力矣,若果坐在山上,等武当来时,则已迟矣。
《黄飞鸿》系列是另一种极具社会和政治意味的武侠小说,其情节多取自广东佛山著名的武学大师黄飞鸿(1847-1924年)的传奇经历,寄托了民间的反抗和革命精神。据其弟子林世荣(1861-1943年)在《工字伏虎拳略歷》中所述,黄飞鸿所习练的洪拳系传自少林至善禅师一支。
……放火烧毁少林寺……至善禅师逃落粤东广州河南海憧寺栖身,遂于寺内教授国技。有陆亚彩者,至善之首徒也,得傅其秘,而傅与黄泰(南海西撨陆洲乡人)。黄泰傅其子,麒英再傅其子黄飞鸿。黄飞鸿曾在吴全美及刘永福门教练。清光绪年间……在福建省臬台,唐竟崧部下。当时福建省百姓要求唐竟崧为民主国王。黄飞鸿遂为殿前大将军。李鸿章统帅怀军数千余人诛减革命党起。见唐竟崧寡不敌众,卒割须逃走,黄飞鸿随唐逃往广州市。谋事不成,遂在仁安街保芝林设立黄飞鸿医馆一所隐居。
黄飞鸿在离世后不久便成为了众多南派武侠小说中的主角,被塑造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与力量的理想化身。这类作品的主要代表包括:朱愚斋的《黄飞鸿别传》(1993年),念佛山人(许凯如)的《黄飞鸿外传》(1946年),邝祺添的《黄飞鸿正传》(1946年)以及忠义乡人的《黄飞鸿再传》(1947年)。此类武侠小说极大地促进了少林功夫文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天地会起源地)的传播。
自1920年代起,各类武侠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迅速走红。1928-1931年间,单在上海摄制的武侠片就超过250部,占到同期影片制作总数的60%。这些武侠电影推动了中国武术的发展,对发扬和传承中国功夫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众多作家、演员和电影制片人从北京、广州、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前往香港躲避战乱,香港随后逐渐成长为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的中心。武侠故事在香港电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方世玉打擂台》(1938年)是香港最早制作的武侠片之一,故事以少林派传人方世玉为原型展开,成功地将少林英雄与中国武侠文化在电影银幕上联系起来。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以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成为市场新宠,以少林派功夫传人为原型的电影更是受到观众追捧。《黄飞鸿鞭风灭烛》(1949年)是这类影片的代表作之一,该片因融入了传统的武术套路与技法,一炮走红。电影中的少林派功夫大师黄飞鸿从此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香港电影人在1950年代共制作了60余部《黄飞鸿》系列的续集。此系列随之也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象征。
到了1950年代中期,以梁羽生、金庸和古龙为首的新一代武侠小说家逐渐脱颖而出。作为江湖上威名赫赫的武学正派之一,少林寺和少林功夫也频频出现在港台作家笔下的新派武侠世界中。此外,那些粤派少林功夫传人(如黄飞鸿、洪熙官、方世玉等)在武侠小说中也保持着超高的人气,此类代表作有:《方世玉正传》(1950年)、《洪熙官三建少林寺》(1950年)、陈静的《黄飞鸿正传》(1953年);石贤山人的《黄飞鸿再传》(1965年)与马云的《大闹丁家庄》(1970年)等。从50年代末开始,金庸和梁羽生笔下的武侠故事开始被搬上银幕。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香港的电影公司还制作了大量《黄飞鸿》和《方世玉》系列电影,进一步推动了武侠文化的发展。这些港产功夫片也成为了集中国哲学、民族精神和美学于一体的艺术成果。
20世纪60 年代中期,在中印边界冲突、中苏分裂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下,一种基于反帝国主义思想的防御性民族主义开始盛行于中国大陆,并迅速蔓延到香港,最终在 1967 年引发了抗议英国殖民统治的省港大罢工。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香港武侠电影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文化想象。这种文化想象旨在用传统武术及其所体现的尚武精神激励国人,助力民族复兴。
诸多改编自武侠小说的电影通常设定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武学大师们被描绘为民族英雄,他们击败外国武士,帮助国人找回自信与尊严。中国武师痛击日本空手道高手和美国拳师的桥段在影片中尤为常见,由此,武术成为了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虎斗》(1970年)是此类影片的早期代表作,它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中国武师用铁砂掌打败邪恶的日本空手道高手的故事。两年后,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 (1972年) 与《猛龙过江》(1972年)成为票房黑马,武侠电影新纪元由此拉开序幕。《精武门》的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初的上海,主角陈真为师傅霍元甲报仇,击败了代表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日本和俄罗斯武士,帮助同胞们找回了自信和尊严。在《猛龙过江》中,主角唐龙前往罗马帮助一位受当地黑手党欺压的亲人,他用中国功夫击败了黑帮的爪牙,传达出: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的信号。
这些新派武侠电影创造了一种强有力的民族主义话语形式,传递出香港民众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情绪,并将这种情绪与遥远的民族文化记忆联系起来。这种传达民族主义的独特话语形式随后被香港电影人广泛采用。从 1974 年起,越来越多的少林功夫片在香港上映,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少林僧人反抗满清统治的故事。
《少林五祖》(1974年)是最受欢迎的少林功夫片之一。其剧情取材于天地会的西鲁传说,讲述了五名少林弟子在清兵火烧少林寺的过程中侥幸逃出后,与反清复明志士联手同清廷势力斗争的故事。影片结尾,少林五祖击败了朝廷派来的追兵,两名僧人战死,其余三人继续坚持反清复明大业。该片在1974年跻身香港票房前五名,并于次年斩获第十二届台北金马电影节最佳音效奖。
《北少林》(1976年)是另一部值得一提的少林功夫片。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义士前往被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用少林功夫帮助中国难民和朝鲜人民抗击日本殖民者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在 1960-1970 年代的政治现实。电影的主题曲就充满了爱国情怀:
看那大地苍苍前路茫茫,铁蹄下的苍生悲愤满胸膛。
且让悲伤变热血愤慨变力量,且让压迫燃怒火把它炼成钢。
哪怕敌人毒如蛇蝎,哪怕敌人凶似虎狼。
为了把那正义伸张,他不怕那敌人强。
倾出满腔热血,出尽力量。
头颅可抛命可舍,铁血男儿汉!
上述电影同武侠小说一道,为少林功夫文化的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少林被赋予了政治和文化意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主义的独特代表。同时,这些电影也成功地将中国文化和少林功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席卷世界的中国功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