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我佛》连载(二十八)

◎释永信

 

“如果把布施仅仅视为助人为乐,从布施行为中获取一份自我满足,内心安宁,那么,这种布施仍为俗趣。”

如果我们细读佛教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修证体会,我们不难发现:布施是作为修行法门开立的。在修习六度菩萨道时,布施列为第一圣道,对治五毒的魁首--贪心,即“执我”“执有”之心。布施本身不是目的,布施的目的在于通过布施达到净行净心。所以,经典中把布施列为菩萨道。

达摩祖师开示我们:“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布施,才是具“实相”的布施,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说得再通俗一点,布施是为了对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去“我执”“有执”,为了体证事间万事万物的空性。

 

“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腾云驾雾,万人朝拜,或者其它不着边际的奇迹,那都是妄想,都是外道。”

佛所悟的真理,以及四十九年说法传道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别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详,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佛经上所说的四万八千法门,数自己的呼吸也好,观心观空也好,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参话头也好,以及别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做到不胡思乱想。我们禅宗讲明心见性,想通了就好。同样是吃饭,过去是糊里糊涂吃饭,现在是明明白白吃饭;同样是睡觉,过去是七梦八梦睡觉,现在是踏踏实实睡觉。马祖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就是这个意思。

 

“修行者舍离世俗生活的程度与修行者对世俗生活的认识觉悟程度直接相关,所以,修行者的‘厌世’程度,也是修行者智慧水平的标志。一个人真对人生宇宙有所觉悟,对万事万物空性有所体证,那么可以肯定,他对世俗生活一定有所舍离。”

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了“舍”字的含义,明白了舍离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布施的意义。舍离与布施是一体两面,就像硬币的两面,没有舍离,就没有真正的布施。佛经上将布施列为菩萨道之首,决不能把菩萨简单看成是一个乐于助人、闻声拔苦的大好人,菩萨更是一个洞察人生、宇宙实相的大智人。

菩萨的出世与入世并不矛盾。菩萨首先对世俗生活已经觉悟,并在内心彻底舍离了世俗生活,达到“自净其意”的境界,无“我执”,无“有执”,完成了对世俗生活中诸有万物的超越,证入空境,这就是所谓出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乘成果,罗汉果位。然后,在超越诸有、体证诸有空性的基础上,再一次完成了对诸有空性的超越,在智慧上,进入“空有不染”的妙境;在功用上,达到空有互回的化用,对世间一切有情生发出大慈大悲的关爱,这就是所谓的入世,亦即我们常说的“菩萨道”。

 

“佛法是圆融无碍的,但不是文字上的圆融无碍,而是表现在弘化众生过程中的圆融无碍,表现在世间众生领受佛法利益过程中的圆融无碍。”

佛法凝结为文字,凝结为《大藏经》,只是佛法为方便俗世众生的一种幻化,一种示现。众生通过《大藏经》,通过文字,然后进入给自己人生带来切实受用的日常修持中去,而决不能停留在“噢,佛法就这么回事”,把佛法当成了知识。这是历代高僧大德警告了上千年的大戒。

佛是觉行同时圆满的人。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没有这托钵行化的四十九年,释迦世尊也只是个“自了汉”而已,更不会有后来轰轰烈烈的佛教事业。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的基本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功夫。大乘佛教一开始就在日常生活里修行,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入道,基础功夫深厚扎实,一旦开悟,成果巩固,一般不会退转,不像有的修禅人,打坐几年了,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定,可是一出定,走回日常生活,仍是一身旧习气。所以,我觉得,尤其在时下物质丰富、人心难定的时代,学佛者从日常生活中起修,比较稳当,容易成就,直接从日常伦理道德入手,反省自己,约束自己,保证修行一日,功夫长进一日。

 

“要希望佛教对人生真正有帮助,改善人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起信。”

信佛,是学佛的第一步。所以《华严经》首先强调的就是“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要实信,要一心一意信,不能三心二意信,想起来才信一下,那是不行的。

一个人对世俗日常生活反省得越深刻,越透彻,他对佛教起信越真,发心越切。所以,我们讲“四谛”时,都是先讲“苦谛”。如果一个人对世俗日常生活没生厌离之心,仍然贪恋沉迷在世俗日常生活之中,他是不可能对佛教真正起信的;即使他对佛教很有兴趣,但也只是把佛教当作普通的知识来研究。

 

“只有从行上下功夫,最后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之空理。”

一般人总是从理上把握佛教无我之空理,实际上这才是空的,没用的。如果光想打坐求空,没有日常行为上的功夫保证,是永远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空呀空呀的,那是“我”在求空。即使在意识境界上有那么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空”,可是“我”还整个在那儿。如此求空,不是自欺欺人吗?做不到无我之空,都是假空。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经常想到别人,忘了自己,他不就是经常体证到无我之空了么!

 

“有坚定的道心,就能坚持下去;没有坚定道心,就坚持不下去。实际上,这就是十六字偈的深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修行人,他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他会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甚至细微到刚刚起心动念,都不放过。就这样,全面地、深入地培养自己的净心净行,月积日累,时机成熟,内心日益轻安,最终得大成就。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很简单,但坚持做下去就不简单,这就需要坚定的道心。

如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日常修行,仅仅是以净化自己的心行为目标,而没有和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通空性联系起来,那么“自净其意”只是小乘成就,因为它只解决自己一个人的问题。所以,我们日常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时,要和利他的菩萨精神联系起来,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利他不是简单的做好事,积功德,目的是为了去“我执”,体证自我的空性。通过体证自我的空性,然后体证到“他人”的空性,体证到万物的空性。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他”,更不执着于物,这就是所谓的“三体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