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佛教中的“四无量心”

◎邹相

据佛经记载:昔日佛陀在世时,曾赐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时不停称念:“南无佛!南无佛!”当时佛陀正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提婆达多痛苦的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亦咒佛,佛并未记着这些,反而以德报怨,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佛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这正是佛教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

所谓“无量”,顾名思义,即是无限量、无边际、无穷多、无穷大之意。佛陀住世时,不管是对任何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一切有情众生,都以无量心行无量愿:助力他们离苦得乐,获得无量的福报。另外,佛陀还亲证了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的四种禅观,并以此观作为建教的基石,顷尽一己之力以度化众生,从而获得了万民的敬重与供养。这四种禅观,正是我们所说的“四无量心”。

佛陀认为,“四无量心”不仅仅立足于人类善良的情感,更为主要的是,能透过纯善的心性,将情感提升、净化,与空慧结合,乃至把众生所具有的悲智给圆满无碍地凸显出来。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以无量的予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所以,佛教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共成就,却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而心无所住,运心平等,普度众生。认真品读、体味佛教中的“四无量心”,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对人世间的功德所在,也可以更好地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一、爱念一切众生的“慈无量心”

天台智者大师曾说:“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即是说,佛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其缘起有二:一是一切众生皆父母;二是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所以,“我”首先要希望众生永远都快乐,就像希望自己的父母永远快乐一样。其次,我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感众生恩,就像感父母之恩一样。这就是“慈”的无量,也是受具足戒的佛弟子生的第一大愿:不论是化度,还是发愿,都要清净身、口、意三业,助力于一切众生能够福乐永恒。

佛教以“慈”住于世,不但希望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使无量的“慈”通过无量的功德,得到现实的释放,给无量的众生以无穷无尽的快乐。

“慈无量心”主导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人间真情的体现,这也契合了儒家仁慈、博爱的思想情怀。可见,“慈”并不是佛教的独家产物,世间处处都有“慈”,也都有“爱”,就像佛陀说的,人人心中都有佛一样。不论信佛还是不信佛,我们都认同风雨同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举,从汶川大地震到雅安大地震,我们都能看到来自四面八方(包括寺院僧侣)的善者为灾区奉献爱心,这就是“慈无量”啊!

当然,“慈无量”不仅仅只通过善举来反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度,来净化自心。只有心净,方有正信正念,方生慈无量心,方能宽让众生,方能抵御各种诱惑,方能抛却一切私心与杂念,心无挂碍。

 

二、拔除众生一切苦的“悲无量心”

严格地讲,“悲”应该是“慈”的前身,没有“悲”就没有“慈”,“ ”由“悲”生。就如同,没有苦就不存在“拔苦得乐”一样。所以,悲的含义,在于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八苦,乃至出离八苦的因果轮回。《清净道论》载曰:“他人受苦时,令诸善人的心动为‘悲’;或者拔除杀灭他人之苦为‘悲’。”《大智度论》云:“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即是说,佛菩萨感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

佛教倡导佛弟子要悲悯众生所受的人生八苦,并致力于拔除众生的一切苦。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证得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得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无量心”是佛弟子上弘下化、普度众生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八苦”对于任何众生而言,无一能够幸免。但就个体而言,修十善业还是行十恶业,决定了一个人是何种因果的趋向。有了大悲心的适时观照,人们就会自觉自愿地修十善业而弃十恶业。当今社会,一些人大悲心沦丧,致使落十恶业者甚众。比如,有些已经富起来的人,心里想的不是如何帮助穷人脱离苦海,而是想尽办法继续掏空穷人的口袋。又比如,一些执法人员仗势欺人,对一些小摊小贩粗暴执法,毫无怜悯之心;等等。类似于这些行为,离悲心无量相去甚远。如果大家都能像地藏菩萨一样,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训诫,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

“非典”肆虐时,小汤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一次次与“死亡之神”擦肩;当洪水袭来时,官兵与民众携手,万众一心,誓退“洪魔”;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各地医护人员自告奋勇,希望到疫情一线奋战,成为“最美的逆行者”;等等,这就是“悲无量心”。悲心是需要担当的,一旦大悲心生起,我们就能“铁肩担道义”,不斤斤计较、畏首畏尾,把我们无私的帮助提供给需要的人。每见一个众生远离苦厄,我们的悲心都会增长,内心也会生起欢喜。

 

三、喜众生之所喜的“喜无量心”

《增一阿含》载曰:“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即是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份欢喜心,这样才能消除嫉妒心与嗔恨心。《大智度论》中提到,“乐是在五尘(色、声、香、味、触)中所生的快乐,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比如说,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让他在生活中心生欢喜。所以,乐是表相于色,喜是深层感受。就如《大智度论》所说:“初得乐时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是名喜。”佛菩萨们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这就是喜众生之所喜的“喜无量心”。

喜无量心的前提是不嫉妒他人,不虚作自己,不与人争功、争名、争利。这才能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随喜一切众生之喜。否则,心中无喜感,无量之喜就会被伪喜、假喜“注水”。尘世中,许多凡夫虽不逆“喜”字,但因缺乏真正的慈悲心,所以充其量只会在与自己利益不相冲突的前提下,随自己所喜而喜,而视众生之喜“无动于衷”。若众生之喜影响到自身利益,则迅速变成偏见、不快、嫉妒、嗔怒、忿恨,甚至伺机搅坏他人之喜。这与佛教中提到的“喜无量心”相去甚远,还需要进一步修行、提升!

佛教讲的“喜无量心”,是对遍法界、虚空的一切众生都平等慈爱。这种心量在我们的尘世间,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与众乐,“见人乐而己乐”,则能放下一切恩怨情仇,一身轻安。保持一份喜无量心,不仅能让我们自在怡然,达到心宽体健的境地,还能让我们荡涤心灵、陶冶情操,寻得自性的常乐。

 

四、放下一切贪恋与妄想的“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究其本意,就是舍弃妄念、放下我执,愿以菩萨情怀,为一切众生带来平等与喜乐。《阿达磨大婆沙论》载曰:“舍无量,以无贪善根为自性,对治贪故。……忘怀平等是舍相。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嗔、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即是说,佛菩萨眼中的众生是无有亲疏、远近的,所以慈悲是无所谓爱与憎的,更不能受嗔恨怨敌、偏爱亲系所羁绊。否则,无量心就难免出现偏颇。

我们讲过慈、悲、喜无量心,这些固然都能使众生得到福乐,但“三无量”依旧不够完整。行慈心时,却度不了众生的贪着心;行悲心时,又容易让人生忧愁心;行喜心时,却见世上可喜之事确实有限。因此,佛陀告诉我们:需要用舍心来去除一切分别、妄想与执着,并令一切众生都能以平等心进入菩提大道上。如是,“四无量心”才能算完整。

“舍”是一种善的行为,“无量舍”则是至上的境界。俗话说:“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佛教倡导“舍无量心”,不是要求我们做有条件的“舍”,而是要求我们放下一切贪恋与妄想,不执着于“得”。若想达到此般境界,非得精进修行不可。尘世中的一些凡夫,被无名妄想所扰,被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所扰,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障,“舍”对于追名逐利的他们而言,充其量只是一种“本钱”,若无利可图,便难求其“舍”,就更别提什么“舍”心无量了!

其实,生命是平等无差别的,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舍心的落差,才有了生存环境的不平等。假如世间所有的人都能发“舍无量心”,把别人看成自己,把自己看成别人,以一颗平常心应对一切人与事,就能达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自在境地。

以上是后学对佛教“四无量心”的一些浅解,只因学识尚浅,所解所悟难免有其局限性。不过,从上述的浅解中,我们也能从中领略到佛教将慈、悲、喜、舍融为一体的、教化众生的大智慧。《大智度论》云:“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由悲心而生慈心,因慈心而生欢喜心,因欢喜心而生大舍心,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慈、悲、喜、舍是我们的心依止、安住的所在,也是我们依法修行、证得般若的根本法门。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郑州市作协理事、《禅露》执行主编。先后出版《禅心乡韵》《拈花微笑》《且听风吟》《素心若荷》《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