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少林武术文献演化考 ——以文献图象学为路径

【河南】杨强 田文林

 

近年来与明清少林武术文献相关的研究有《明清武术论著概述与主要成就研究》《武术古籍整理与研究》《近百年少林武术研究述论》《三种稀见清代少林武术文献的介绍与述评》《论明清少林武术文献》等,但上述研究普遍忽视了文献中图像的作用。如周伟良对明清少林武术文献的研究考镜源流,用功深厚,但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在方法上着重于文字资料的辨析,而没有考究其中图像赋有的自身学术意义。

早在20世纪初,德国汉堡学者瓦尔堡将视觉图像收集起来创建“可视的历史记忆库”,其解读图像的方法,后世称为“图像学”。“图像学转向”认为,图像有其独特的文献证据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图像选择体现出图像作者的视点。同样,武术文献的研究,也可借鉴图像学理论方法,由此推进明清少林武术文献的深入研究。

一、少林武术文献源头追溯:明末兵书与类书

明代戚继光编著的《纪效新书》存世有18卷本和14卷本,为我国兵学史上的名著,也是对明以后中国军旅与民间武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典著作。《论明清少林武术文献》《三种稀见清代少林武术文献的介绍与评述》等文对近年来发现的清代少林武术文献进行了考证,发现这些冠以“少林”或“少林寺”的武术典籍与《纪效新书》有明显的文献渊源,大而论之,此结论并无问题,但是从武术文献的传承脉络而言,却不一定都是直接抄自《纪效新书》。明万历己酉年(1609),王圻、王思义编纂的类书《三才图会》出版,其“人事七卷”抄录了《纪效新书》的“拳棍刀枪”等资料,但顺序和名称与原文有所差别;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成书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天启元年(1621)刻成,其第87卷到91卷较为忠实地保存《纪效新书》中“拳棍刀枪”资料。《三才图会》“不仅是图谱类书之冠,更是中国版画史、艺术史、科技史名著。此书远播海外,韩、日、美等国多有收藏。此书共有插图表格6125幅,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内容繁复,堪称图海。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多达近七百处,日本寺岛良安《和汉三才图会》则为仿作,可见《三才图会》影响极为深远。”《武备志》“成书过程中,参考了两千多种著作,时间跨度上从春秋战国到明中晚期。所录图书很多已经亡佚或不再出版,对珍贵历史资料的保存有重要意义。”“日本曾于宽文四年(清康熙三年,1664)覆刻,清道光年间有重刻本。”出版史上如此重要的《三才图会》《武备志》,对于保存和传播《纪效新书》中武术史料,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纪效新书》14卷本删掉了18卷本《拳经捷要篇》的序言及“拳经三十二势”,只保留《长兵短用说篇》《藤牌总说篇》《短兵常用说》当中的枪法、棍法等内容。“拳经三十二势”随着《三才图会》《武备志》的转录,加之18卷本《纪效新书》本身的传世,其在明清时期武术文献中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流逝,“拳经三十二势”也发生了变化。就目前发现的文献而言,约在清代咸丰同治时期的抄本《少林寺拳经》中,“拳经三十二势”被分解为大、小红拳、天罡拳等不同套路。这种拳法的演变并不是孤立现象,在前述清代少林武术文献中,同样可上溯到《纪效新书》中的棍法、枪法、刀法等器械套路在文献中是否也如拳法般发生了变化,通过纯文本研究可窥得一斑。

二、纯文本研究成果与局限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盛铎本《少林拳棍刀枪谱》、大连图书馆藏来鹿堂本《少林寺拳棍刀枪谱》等清代少林武术文献的棍法研究为例,《三种稀见清代少林武术文献的介绍与评述》对李盛铎本第二卷“棍法图二十八势”、鹿堂本“二十九势棍法”的招势名称、数量和《纪效新书》18卷本做了比较。18卷本《纪效新书》与14卷本仅有“大顿势”与“大剪势”的差别。

《武备志》的“十四势棍法”出自14卷本《纪效新书》,李盛铎本的“二十八势棍法”中有14卷本《纪效新书》“大剪势”无18卷本“大顿势”,来鹿堂本“二十九势棍法”则有18卷本《纪效新书》的“大顿势”而无14卷本的“大剪势”。《三才图会》对《纪效新书》的“十四势棍法”有较大改动,而《少林寺拳经》明显是抄自《三才图会》。

从《纪效新书》开始,到清代“少林拳棍刀枪谱”的形成,这个过程中间有《三才图会》《武备志》等类书的“接力”或“过渡”,显然并不都是直接抄自《纪效新书》但是这种基于纯文本的研究结果仍失之笼统。如要突破纯文本研究的局限,深入解读《纪效新书》在后世流传中的变化或“创新”,则需要运用图文结合的图像学范式分析。

三、图像学路径下的明清少林武术文献研究

(一)按图索骥:名异而实同的招势考证

1、棍法“大剪势”实为“大顿势”

明万历十二年(1584),戚继光在18卷本《纪效新书》基础上,修订完成了14卷本《纪效新书》。此后,明万历己酉年(1609)版《三才图会》、天启元年(1621)版《武备志》都收录了《纪效新书》当中的武术内容。

18卷本《纪效新书》十四势棍法中有“大顿势”,“顿”字在《剑经》中解释为“脚去手去”,李良根解释为“大顿势”为“弓步下挡棍”,属于防守型棍法。仅从名称来看,14卷本则无此“大顿势”,而从图像上对比,14卷本“大剪势”与18卷本“大顿势”一样。且两幅图中人物的步法与持棍动作完全一致,符合“弓步下挡棍”的特征,只是在人物的胡须、幞头等细节上略有差别。据图可以判断,18卷本中“大顿势”在14卷本中改为“大剪势”。“剪,棍法名。两棍相交如剪刀状,故名。”持棍二人均为顺步出棍,两棍前部相互交碰,符合“小剪势”特点,而“大剪势”的含义是“在两棍相对时,以棍身中段相交的棍法,称为大剪”。因此改为“大剪势”似乎有些牵强,明万历己酉年(1609)版《三才图会》中此图注为“大当势”,天启元年(1621)版《武备志》则与14卷本《纪效新书》同注为“大剪势”。

2、混淆的“小当势”“大当势”

约成书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少林寺拳经》,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原书分“元、亨、利、贞”四卷,记载了拳法、棍法、刀法、枪法等内容。《棍法图》记载了从“大当势”到“扁身中拦势”共14势。对比《纪效新书》的14势棍法图,《纪效新书》无“小当势”,《少林寺拳经》则缺“大顿势”。按图索骥,《少林寺拳经》“大当势”应是《纪效新书》的“大顿势”,“小当势”应是“大当势”。《少林寺拳经》14势棍法图与《纪效新书》原文完全不同,反而与《三才图会》的棍法名称、顺序完全相同,因此《三才图会》当是《少林寺拳经》棍法部分的祖本。

(二)追根溯源:“二十八(九)势棍法”探源

由于纯文本研究无法说清超出《纪效新书》“十四势棍法”以外的招势来源,辅之以图像,会发现来鹿堂本《少林寺拳棍刀枪谱》的“大顿势”图是单人持棍,不同于18卷本《纪效新书》“大顿势”图的双人对练。而来鹿堂本第十五势“埋蛇势”注解为“此御敌大顿之势也。其用法全在豁挑”。这就从文本上说明“埋蛇势”与“大顿势”应为对练动作,再把“埋蛇势”与“大顿势”图合二为一,达到两棍向交的程度,正好与《纪效新书》18卷本的“大顿势”双人对练原图动作一致,唯有服饰和人物相貌之别。

来鹿堂本“二十九势棍法”中前十四势与18卷本《纪效新书》棍法名称完全相同。后十五势棍法名称不见于《纪效新书》,除了最后一个“单撒手势”,其余的重新排列组合,如“扁身中拦势、指路势”可还原为《纪效新书》“扁身中拦势”,“大当势、知敌认手势”可还原成《纪效新书》“大当势”,以此类推,18卷《纪效新书》十四势棍法跃然纸上。来鹿堂本的棍法实际是把18卷本《纪效新书》的双人对练棍图拆分,分别独立成图、命名。其拆分的规律是把双人对练图中右边人物以原招势命名,图左人物配以新招势名称,并把脱胎于《纪效新书》原图左侧的“新”招势阐释为破解原图右侧“老”招势的“御敌之势”,如“指路势”是“御敌扁身中拦势”,“知敌认手势”是御敌“大当势”等等。

受此启发,李盛铎本中“大剪势”也应有对练之图,该本中“指当势”是新出现的名称,且紧随“大剪势”,二者如合为一幅图,正好与《纪效新书》14卷本、《武备志》当中的“大剪势”图吻合。

同来鹿堂本一样,李盛铎本的“棍法图二十八势”实质是把“十四势棍法”中的左右双人持棍对练图拆成了二十八势。李盛铎本的“大剪势”“指当势”合起来就是14卷本《纪效新书》或《武备志》中的“大剪势”,后面都是如此还原即可成为原本中的一势。从图中人物服饰和容貌来看,李盛铎本棍图中“大剪势”“指当势”中人物形象与《武备志》基本一致,其它的配图也是如此。因此可以断言,李盛铎本依据的祖本当是《武备志》。

四、文献图像学路径研究的意义

一是考镜源流,厘定版本形成。对清代“少林拳棍刀枪谱”系列版本的考证,可以笼统地说是源自《纪效新书》,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明清时期武术文献在辗转传抄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招势名称发生改变。只有以图像为参照,根据技术动作特点,图文互参,才可以确定版本渊源。如晚清时期的《少林寺拳经》,其拳法歌在明末兵书《新镌武经标题争议》及民间日用类书中都有出现,棍法部分明显与《三才图会》高度吻合。

二是相互比较,甄别文献价值。国图藏本《少林寺拳经》,其拳法歌诀、拳法图与明末原貌相比,不仅文字错讹,更有文图不搭配的严重问题,例如“滚地火龙”“懒摺衣”“大当势”“小当势”等配图错误。棍法图等以《三才图会》为蓝本,而《三才图会》本身对《纪效新书》拳法、棍法等记载顺序颠倒、改动招势名称,因此对《少林寺拳经》武术文献价值需要审慎判断。这就对武术文献研究提出了警示,要学会甄别文献价值。

三是以图证史,可补文字不足。无论是明代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还是清代“少林拳棍刀枪谱”系列,名为少林,却罕见僧人装束。《少林棍法阐宗》中配图除了紧那罗王像,棍法套路配图均不是僧人装束。《少林棍法阐宗》练功图像是戴幞头、赤裸上身、下穿练功裤;如武术研究院藏《少林拳棒枪刀谱》图中有的是汉族男性日常服饰,有的是汉族士兵服饰,总归都是世俗图像,与佛教僧侣形象无关。联想到俞大猷所述传棍法于少林、少林棍法起源的“紧那罗王”传说,少林棍法来源于寺外的隐喻,至少反映了在明末,人们对于少林武术的态度并未奉若神明。从明末《纪效新书》到清代中晚期的《少林寺拳经》,完成了“少林武术”文献体系的构建,但这些文献配图仍未见僧人装束,也没有随着清代“剃发令”更改配图的人物形象,究竟是参考明代文献配图的习惯使然,还是隐含反抗清朝统治的隐喻,留待更多的资料发现后再讨论。

(本文有删节。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