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金龙 李富刚

 

一、佛教禅宗发源地——少林寺

菩提达摩观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渡海东来,经过三年时间,到达建康(今南京),这时正是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庚子九月二十一日。达摩来到中国,正是中国南北朝长期分立,佛教思想和学风纷呈之际。南方讲义理,北方则重视禅宗。梁武帝所崇尚的“建寺功德”与达摩所提出的“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论不合,意不相投,达摩遂离开南京北渡长江(传说是达摩“一苇渡江”),于北魏孝昌三年(525)进入少林寺,在跋跎开创的基础上,广采僧徒,传授印度佛教,开创中国禅宗。由此,少林寺成为中国禅宗的发源地。

二、少林武术与禅

佛教禅宗主要讲禅,禅(Dhyana),又译“禅那”,意译为“思维修”或者音意合译为“禅定”,本是印度各种教派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式。但印度只有禅而却无禅宗,禅宗是印度禅与中国本土化结合的产物,是儒化了的中国佛教。由于少林寺传授印度佛教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因此少林武术与禅的关系极深,正如日本佛教史学者镰田茂雄的《禅和日本武道》所言:“中国武术的背后有禅的思想和炼身术,同样在日本武道精神中也有从中国传来,由日本人加以创造的日本禅的思想脉搏在跳动。”在大梁、张剑《文化论坛》一文中这样解释禅武:作为本源的少林功夫,是指在少林寺特定的环境中,由历代僧人在护寺、健身、修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的一种参禅法门,特称“禅武”。笔者将禅的思想与少林武术的修炼结合起来——禅悟与武悟,禅宗的最大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摆脱印度佛教为宗旨。那么“见性成佛”,就是“开悟”,悟是禅的生命,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的关照。如何启发悟性呢?禅宗利用日常生活中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声呵斥,一顿棍棒、拳脚等来启发悟性,即所谓:“棒喝”。总之禅宗修习全凭自身体验。那么武术的招式可以讲说,可以示范、传授,但武术的最高境界,却是“可传而不可授”,完全靠自身多年的习武体验,靠自身的领悟。如拳谚云:“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这些与武术的习练有着共同之处。青原惟信曾经说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他经过良师的教导而见色明空时,就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既悟以后,通体是慧,心光流布,无物无我,性相融通,“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禅宗目标在于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与李小龙当年讲武学境界时很相似的,李小龙讲:“学拳之前,一拳一脚对我只是一拳一脚;学艺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如今深悟以后,一拳不过是一拳,一脚也不过是一脚。”这段话正应了拳理“练时有招,用时无招”“无拳有拳,有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像这样的武学境界与悟禅境界,几乎是一样的。另外,在这里要讲明一点,在精神境界方面,可以归之为禅武合一。有的人习武可以两年或三年,有的人或许一辈子也悟不出来。因此,习武与修禅一样,可能在刹那间就能领悟,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另有一例是日本流行的禅话《剑的滋味》,叙述柳生又寿郎学于名剑手武藏,武藏先让他安下心来,作忠诚的仆人,树立十年学成的耐心,三年之内,每天只要他做饭、洗碗、铺床、打扫庭院、管理花园,只字不提剑的事,不许碰一下剑,目的是让他放下驰求心。之后,在他干活的当儿,武藏出其不意地以木剑向他一击,使他一天早晚都得时刻品尝遭剑击中的滋味,念念都在警觉中,如此用心,终于悟出了个中三昧,豁然贯通,成为全日本最精湛的剑手。柳生所悟的无非是禅的“无住心”,所以少林武术以禅定直入悟道。

少林气功是少林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林武术中最具神秘色彩的瑰宝。气功分为内功、外功、硬功三种,内功也称静功,主要包括少林坐桩、站桩和卧桩,练功时外观静止不动,以练静为主。少林武术十分重视内功。《少林拳术秘诀》开首即是“气功阐微,柔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气功有养气、炼气二说,养气属心意的锻炼,法则全出禅宗;炼气讲究姿势,调息运气,是一种在佛家禅功基础上吸收道家思想,或民间气功形成的武术内功。少林武术修炼内功一般分为三年。上乘功夫,为少林内功修炼气功的最高境界,以能运化刚柔为特征,功成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随意变化,灵活敏捷,神速莫测,可运气击人于百步之外而不露形迹。据《少林内功一指禅》一书中,练习内功的方法为:“练功中间不想体内,忘记自我,把意念排除在外,使内气自然地升降出入,与天地之气,自然之气相接,顺其自然,不知不觉地达到练功者向往的美好景象,理想的功夫,健康的体魄。”这种调心法则,可谓完全脱胎于曹洞宗的默照禅,是禅的世俗化应用到武术中的作用。另外,其在练习时所采用的桩式为“朝天双盘坐”和“扶膝单曲腿坐”,这基本上与佛家常用的双跏趺和密乘禅的菩提坐相似。中乘功夫,以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补气相凝为特征,功成可以神役气,以气运力,其气周行全身,出现硬气功效果,不怕拳打脚踢,能增强自己拳脚的力量。下乘功夫,以神气会合而运行于内,调息活脏为特征。这与佛家一般禅定修正法相似,传说出自达摩的《易筋经》,后部的十二段均取坐式,与密乘瑜伽的炼气相近。如第九段姿势,即是密乘的“六灶印”。另外,少林气功练功时都要站桩,俗语云:“未习打,先练桩。”站桩时身体摆成固定姿势,气沉丹田,调息运气,注意力集中,这些都与禅宗的禅定有紧密的联系。

少林武术技击与禅的关系。《少林拳术秘诀》:“上乘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也。”这里是说高超的技击(武术)如禅机一样,需要心态镇静,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正常,随机应变。《少林宗法》第一篇以“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怖畏之域”为拳术之“极致所归”。这里是说武术技击要破生死关,才能发挥出高超的技击,破生死关与禅的解除生死怖畏相同。提到生死关,《少林拳术秘诀》载清末南方武术名家李镜源曾受教于陕西三原寺某僧,僧告以三条心要,第三条为:欲学技击必须勘破生死关头,证悟本来心地,这里禅宗的无上法门,佛门弟子毕生维持之所期,必须于此道有所得,方可臻于技击之绝顶。《秘诀》作者(尊我斋主人)说:“顾禅宗之于技击,只见其有益之可言,而未见其损也。”可以说,李镜源得寺僧指点后,将禅运用到技击中,使武功大增,并著有《尘技禅机》一书,详细说明了禅与武术之关系。

三、少林武术与佛教五戒

佛教五戒为:第一是杀生戒,不但不杀人,也不杀鸟兽等一切生命之物;第二是偷盗戒,非经物主同意,无论用什么手段骗取、窃取、强夺、霸占等将他人之物据为己有,都是毁犯偷盗戒的行为;第三不邪淫;第四是妄语戒;第五是饮酒戒。武术具有搏杀功能,而佛教五戒头条为杀生戒,那么少林武术不能不受佛家慈悲戒杀之旨的影响,强调练武的目的是为强身健体,自卫御敌,不得逞强好斗。于是,少林寺僧对武术定有戒约及道德规范。如早在十二世纪,少林寺觉远和尚就为训练众僧习武规定了森严的“习武禁约”,名为“十禁”: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犯者轻罚百尺,重者驱之。

从佛教五戒到少林武术的戒约,历代武僧多能守此戒约,即使挥戈上阵,大开杀戒,也是出于匡扶正义,比如:十三棍僧助唐王、明代抗击倭寇等,立下了千秋不朽的功绩,这些都与佛家的戒律有关。

由此可得出,少林武术实际上是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的武僧,在长期传习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在正统佛学中虽未有一席之地,但毕竟长时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发展,事实上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拳极重心意的锻炼,以禅的调心法为练心法则。少林武术受佛家慈悲戒杀之旨的影响,强调练武的宗旨在锻炼体魄、自卫防暴,严戒恃艺妄用,逞凶肆恶,好勇斗狠,充分说明了少林武术深受佛教禅宗文化的影响。

(作者金龙系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作者李富刚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