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福》连载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永信禅话——

有不少人问过我,你总在说学佛修禅,那么“佛”与“禅”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佛是思想,是教义,是境界,亦是彼岸。而禅是修行成佛、到达彼岸的殊胜法门,是工具。就如你手里拿着的一本经书,这本经书就是禅,而经书里的内容才是佛。

既然说禅是成佛的工具,那么我们就要搞明白“禅”是什么样的一种工具。

所谓“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指的是不攀缘染着一切外境,只依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禅为何还要有“定”?“定”则以静之功效,止住乱心、乱性之欲。众生修禅,就好比课堂上的学生,坐定、聆听是要务,如若七情六欲不时挠之心头,心猿意马,心烦意乱,旁骛纷扰,杂念多多,是难从象牙塔座下出师的。禅定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六度波罗蜜多”,意指思维修、功德丛林、静虑,以定生智,以定生慧,乃禅的最高境界——佛!用我们中国的话讲,叫宠辱不惊、正神思虑,即可超脱入世。《心经》记载: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苦厄就随之消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禅定中悟得“心静自然凉”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的。

禅宗的开山祖师在印度,不是佛祖释迦牟尼,而是佛祖的弟子——西天一祖迦叶尊者。禅宗史上第一公案讲的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底下数以万计僧众皆默然,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佛祖欣然,授意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宗。过了一千年,西天第二十八祖来华传教,他就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达摩来华之前,已有不少人修持禅定,如安世高就在中国传播禅学,翻译了许多经典。达摩祖师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石洞里坐禅九年后,甫一出定,便让禅风翕然一变。从此中国的禅不再像传统的印度禅那样,专门注重沉思冥坐七日,远离人世苦修,而是把禅融于现实生活中。禅就是吃饭、穿衣、睡觉,禅就是日常生活,生活中随处可以参禅,随时能从禅中体悟福乐,获得觉悟。这一变革使达摩一时间“禅名远扬”,从此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众生络绎不绝地涌向嵩山少林寺学佛修禅。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

达摩给我们留下的修禅之法非常的实用:众生修的禅定并非要像出家人那样天天参禅打坐,只要你心中常念“阿弥陀佛”,也是修禅的过程。佛教总结此法为:“行亦禅,坐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安然。”这的确是为众生修禅开启了方便之门。因为世俗间禅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既能修得佛果,又不耽误你做该做的事,何乐不为?我们知道,禅定练的是心无旁骛、静心静虑的修行定力。能耐得住这种心境,你就具备了这种定力的条件。如果你心有旁骛,胡思乱想,打坐又能怎样?别说坐禅七日,即使坐上七七四十九天也不见得有效,到时你释然出定,前面所思所想又翻回来,此定也是前功尽弃,所以禅定不在于坐或行,而在于你的内心静、净与否。

时常有人喜欢用出家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讽刺那些做事消极应付、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的人。但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坚持每天撞钟,那也算是一种福分,三年五年撞下来,他的心性肯定会发生变化,从佛的意义上说,他学佛的基本功已经比较扎实了;从做事的意义上说,他给自己撞出一身定力了。

再看那些每天工作得快快乐乐的人,你能说他就不在修行吗?所以,修禅的人一定要知道修禅的意义是什么,不能像一些担负着练功任务的人那样,每天到公园里练一小时才叫练功,这一个小时以外就不叫练功了。

只有我们的心性、意念、内外,都能静、净,我们的内心才会安宁坦然,无牵无挂。就像六祖在《坛经》里所说:“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外禅内定。”这就是众生的禅,这就是众生的定。

凡人者,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把握住好的心态都是修行。切谨记:安住当下,宁静而致远。


高僧同题开示——

白云禅师

“禅定”是专指“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谈的是“定”的范围;而“禅定”是“外静内动”——就是外表呈现静态的姿势,但内在却是动态的。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是在调理我们的心意识;心意识的力量又因外缘的引发才会产生作用,否则心意识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好像一个人的身口意,身体与言语的行为,都要有“意念”的参与,还必须要有那个“我”或“心”或“五蕴”产生作用,身口才会有所表现。……

“禅定”是针对人的妄想杂念散乱繁多,为什么?因为业报的关系。譬如说业报,自己过得不好,就希望哪一天过得很好。“希望”只是一种梦想,往往会造成一种妄想,结果反而混乱自己,所以需要有禅定来解决这种现象。

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就是解脱三昧。解脱三昧并不是什么道理、方法,譬如说像一把上在门上的锁,解脱三昧只是一把钥匙。钥匙,能够把锁打开,看起来是一种方法,一旦锁打开了,你真正要面对的,是净与垢的分别。如果依于业是垢、道是净的话,就只分辨在业与道、净与垢上面起分别而已。解脱三昧的意思是说,除从业的垢、净的道上面要分别认识之外,还要如何于垢而不染、于净而不执着,这才是解脱三昧的道理。如果把这个名相反过来看,就很容易了解。因为众生都有业,也有道,这只是一种业与道的分别,这样还不行,那只是一种垢、净的分别而已;要怎么从业与道里能够认识了解,于垢不会受污染、于净也不会生执着,这需要有修养。

这种修养,要从禅定功夫上面下手,如此所完成的就叫“解脱三昧”。这个名相这么一讲,就很容易了解,也就很容易显现智力,显现我们智能的力量。否则的话,“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是一种什么智力?名相很长,其实讲清楚是要了解,“净”“垢”本来就是一种分别,如何用禅定的功夫达到解脱,就是三昧。这么一来就全都解开了,而且就可以显现智力了,也就不会随着业在那里流转,或者在道里拼命地去追寻什么了!
 

参悟——

智文法师

禅不是刻板的,不是呆坐的,禅不是墨守成规。禅是活泼,是幽默,是方便,是灵巧;有方便,有灵巧才是禅。像古代的禅师大德,他们的呵佛骂祖、举手投足都是禅,甚至于一言一行、一思一想无非禅心,自然之中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非禅意。所以只要我们有了禅心,再看世界、看自然、看万物,一切都充满了禅机,充满了妙趣,所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不是顺境,就是逆境。对于顺境、逆境,如果都能保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其实这就是禅。如果你能把如如不动的心,用在纷扰污浊的现实生活里的话,那你就是懂得禅了。


邹相

《坛经》云:“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禅定的境界很难,也很容易,它就是要定心,不受外界的干扰,进而明心见性。一旦我们不为外境所扰,练就一颗如如不动的心,达到一份寂静欢喜的心境,就能找到本来面目,就能了悟禅的真谛。

有一部名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电影,让很多人看了之后难以忘怀。除了那一幕幕揪心的打斗场面,更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结尾时狄仁杰所说的那一番话:“天意昭炯,我自独行,天地虽不容我,心安即是归处。”即是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狄仁杰)将根据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世,虽不为乱世所容,但内心的宁静才是我的归宿。“心安即是归处”,多么精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