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融入佛理

——浅谈如何学修佛法

【贵州】刘先和

笔者因对生命质疑而亲近佛学,掐指一算已是三十多年。因学修年久,故常有人问及如何学修佛法,或问以什么方法入门为最佳?这两个问题看似极为简单,真要说清却十分不易。

仅以我多年来的佛法学修实际为例,随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佛教、佛学得到很快的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最近一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少人对佛学十分青睐,内中有不少中青年知识分子都纷纷踏入学习佛学、学修佛法的征途,佛学的民间研修也十分热烈。然细细打量,研修的人虽极多,真正了知佛法的人却少知又少,能真正体验佛法真谛的人更是难寻。学修者们尽管学修多年,看似明道,然不能行道;看似能说理,然未能真正透理。充其量算是一位学者,不能成就为一位道者。学者与道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学者知理,然未证理,由此不透理。道者悟理、见性,且可行道。要想真正将学佛与修行融为一体,就需要将生命融入佛理,学修并进。

佛告诉我们:“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若要做到将生命融化在佛理之中,首先就要做一个无我之人,由此才能坚信自己就是佛,坚信自己本性就是佛。也只有具足这种气度,具足这种信力,才会有成佛的愿力,有成佛的大因缘。倘若是一直抱着一个“我”在学佛,舍不得放下“我”的世间五蕴受用去学佛,甚至只是将学佛作为一种生活手段,作为生活的一种附带,那就只好一直附带下去,不可能悟法。若是一生只作附带学佛的打算,又想悟法,那除了给自己带来痛苦之外,别无他得。

一个学佛人要想真正体证佛法,必须舍去自我,如此才能将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融化在佛理之中。也即身、口、意都融入在佛理之中,在佛理中生活。学佛修持完全是一个自觉行为,没有人强迫,没有人监督,即便是出家人,形式上有人管理,有人督促,但一切真正的学修还是在自己。如何能加强生命融入佛理的自觉性,最为关键的是要悟透佛理。佛理不通一则无法真正融入,二则即便一时融入也不具备持久和长远心。如何悟透佛理呢?观世音菩萨在讲授耳根圆通法门时说过,从闻、思、修入手。这是过来人的教化、开示,值得思量与效仿。

闻什么?闻佛理。闻的主要渠道是读佛经。读经重在解义,知理和悟理。在不少学佛修行人中读经不在理义上下功夫,一是将经神秘化,将其当成一种咒语、法术之语,以求通过读经来滋长自己的所谓法力;二是拘于经的文字造句之相,着力在文字上;三是以学术研究和考察方式去读等等。在经的说文解字上下功夫多,在经义上着力不够,有的甚至于往往注重经有几个版本,相较之下其差别在哪里,还有译者是谁,其出生背景是什么,经的历史年代考察等等。这好比是过河,不是随缘找到一条就近而又能过渡的船,过渡到彼岸即可,而是着力去考察船有几种,是用什么材料所制,其各自优越性有哪些等等。忘了初心,不经意间由一个渡河之人变成了一个研究船的人。释迦牟尼住世时曾比喻一个被毒箭射中的人,不是急于去求医抢救,而是在那里琢磨,这箭是什么制作的,箭杆是用什么材质所做,箭尾是用的什么羽毛,箭上涂的是什么毒,射箭人是用什么方法所射,为什么要射我的这个部位等等,那必然在疑问没有一一弄清楚之前人就已经中毒身亡了。人们一期生命的时间太有限了,必须充分用准用好,不然蹉跎一生,学修无果。

思什么呢?思本心,思自性。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这一段话,义理深刻,必须悟透。一切起心修持佛法者,不通过思来解决认识本心,了知本心,无法起步。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无方向,修无目标。因此在思的这个阶段,一定要通过读经解义,深通佛理,着力思量,达至认识本心,悟自本心。只有悟自本心,才可能有后来的亲见本心之境。不然在实践佛法修持中,稍稍有点什么境象,自以为是胜境,被境所缚,被境所引,误人误己。悟自本心这是任何修持者不可逾越的必须阶段。思即悟,无思无悟。只有具备闻与思的资粮,佛理融入生命才有动力,才有愿力,才有自觉之力。

佛理告诉我们,信是法力,信是愿力,信有多深,法力就有多高,信力加一份,法力就深一层。由此我们必定要在信上下功夫,放下世间一切已知,久而久之,自觉地、本能地用佛理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社会,认识一些切事物与现象。这才是学佛修持人的真正下力之处,是学佛人始终不渝的着力点。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将全部生命之力投入到信中,将信力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之中,意识之中,生命之中,如是坚信佛法。若能真正做到这一步,何愁不能融入。

什么是修?修就是用佛理对治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之心。要将生命融入佛理,这无疑有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一个人一生固有的人生理念,一个人几十年所树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一下子要彻底放弃,要完完全全“死掉”,要有一个全新的更换,要来一个彻底地转变,这个时节会滋生出许多连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伤痛,会产生许多无明的痛苦。然而痛楚正是觉醒,痛楚之后会清晰地感觉到,没有这一种痛苦的磨砺,不经过这种伤痛的锤炼,没有这种大失大得的气度,想求得佛法是绝不可能的。无数前辈的学修事迹以及笔者的亲身学修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即度过了这一痛楚之后,便是通体轻松,便是一片光明。由此一切一心求法者必具有一种大舍的气势。之所以是大舍,就是要全部、彻底地舍掉过去已知,要舍得干干净净,没有残余。以佛理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一切,以佛理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这个过程说起来十分简单,但若步入实践却十分艰难。难就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自身固有的东西太强,我们的业力太重,这些东西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我们,替我们作主,控制着我们的身、口、意;二是对于居家修学的人来说,在我们的周围,都是依世间知见认识一切的人群,都是依世间知见生活与工作的人,而我们却要依佛理认识一切,依佛理指导生活与工作,如此独树一帜,若不具有强大的毅力,何以能行。
佛法学修本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法说,不可说,实为多人不断邀请说法,不得已而说之。更何况惠能大师说:“如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我实为一个无方便之人,说出以上虽是妄言一片,也算是献给同修们的一炷心香。

(作者曾在《法音》《佛教文化》《禅》《禅露》《寒山寺》等期刊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等相关佛学、佛教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