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快乐观

【河南】邹相

快乐与幸福,这是世间芸芸众生都不会拒绝的生活诉求。这并不是因为上天赐予人间的快乐元素太稀少,而是人们对快乐的心理体悟层次不一、各不相同,以至快乐在世人中的感受也不一样。然而,凡是学佛修行的人,他的快乐是显而易见的,是清楚明晰的,因为他们心无挂碍,去留无意,心净自然乐。迷情众生一直在研究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快乐,却不断地被一些凡尘琐事所障碍与烦恼,为之歇斯底里,为之怒不可遏,为之欣喜若狂,为之痛彻心扉,如此这般,如何能快乐得起来呢?实际上,快乐与否说到底就是心理感受问题。心情愉悦,自然会有快乐感;心情郁闷,即便是有家财万贯,也感觉不到快乐。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且放团栾一笑休。”面对世间百态,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平和的心境中得到释然,快乐也就随之而来了。佛教讲“万法唯心造”,诚然如此,心是快乐之源。我在学佛修行中发现,只要能观照自心,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就不为外境所扰,不为世事所俘。若能任性逍遥地活在当下,能放下该放下的一切,能以助人为施,则烦扰一扫而光,快乐无处不在。

一、任性逍遥的快乐

唐代著名禅师天皇道悟曾对他的徒弟龙潭崇信禅师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意思是说,要自在逍遥地过日子,随缘随性,敞开胸怀,只要有一颗单纯而平凡的心,不必刻意追求什么殊胜,即是一种快乐。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在尘世中真正能做到的人,估计也没有几个。

龙潭崇信禅师提到的“任性”,并不是汉语词典中解释的“固执己见”那种任性,而是佛法当中所提及的随性、随缘之意,即一切顺其自然、随缘任运。如果我们不去苛求得到与失去,不过分激发内心的贪执与妄念,而是以一颗随缘、随性的心去面对人生,去应对世事,我们就自然会与快乐结伴而行,即便遇到外境之障,很逍遥地一笑了之,又岂会被世间的烦扰所束缚与羁绊呢?

人的情绪有乐观与悲观两种,究其成因来讲,乐观源于任性、随缘,而悲观却是自找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能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这是在告诉我们,情绪不论乐与悲,都是心导而生的。心是一切的主宰,心自在洒脱,人则自在洒脱;心随缘,则人随缘。从这个角度而言,人要想活得“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活得乐而无忧,就必须先从善护自心做起。

当然,作为尘世中人,我们每天都被防不胜防的世俗所包围,所以很难做到寺院僧伽那样净心自度,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心的修行,悟得圆满智慧,远离让自己沦为烦恼障的沉渣,也不会充当名利场的附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淡泊与宁静,才能让我们的心获得自在与安然。当我们为烦恼所缚时,何不去体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呢?

放飞周身的焦躁与忐忑、紧张与不安吧!让自己的心去留无意,任性逍遥,方得人生之乐啊!

二、快乐得益于放下

没有人不喜欢快乐,但有些人追求一生的快乐,却并没体悟到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要求的东西太多,同时又有太多的放不下,也就慢慢地扼杀了本就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

我从小到大就一直觉得自己很快乐,高考时,我放下了对院校和专业的过分关注,结果顺其自然地考进了省内一所大学,我感到很快乐;大学期间,我放下当选学生干部的机会,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在拿到一份份奖学金时,我感到很快乐;大学毕业求职时,我放下了对公务员和高薪的追逐,有针对性地给几家用人单位发了简历,最终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我感到很快乐……

或许,有人觉得我有些不思进取,有些消极避世,似乎与时下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浪潮这一背景格格不入。是吗?难道非得争个“头彩”才叫快乐吗?难道非得搞一份高薪工作才算幸福吗?难道非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才叫富有吗?我个人觉得,快乐,就是不需要计较太多;快乐,就是放下贪心妄念后的真实感觉。用佛教中的言语讲,就是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心安理得地活在当下,就是一种真实无染的快乐。

据佛经记载,在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那个花瓶放下。

但是,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黑氏婆罗门一时手足无措,便虔诚地向佛陀问道:“慈悲的佛陀啊!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回答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而是要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了生脱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即刻悟到了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欢喜谢佛。在这里,佛陀让黑氏婆罗门“放下”,是为了让他寻得自性的常乐。佛陀提到的“心系当下,由此安详”,同样也是在告诫诸弟子,唯有活在当下、善护念,才能达到身心安详、快乐常存的境地。

放下,不仅仅是放下我们身上的负担,更要放下我们各种贪欲的心,让心重归清净与安详。放下不是消极的放弃,不是无望的悲观,而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快乐的心境励志修行,奋发精进。所以说,放下是一种极具智慧的处世态度。

反观尘世中的众生,总觉得自己成天忙忙叨叨的,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逢事事必躬亲,精神高度紧张,不是为了事业竞争,便是为了儿女情长,说是忙碌才充实,其实这恰恰是因为心系的东西太多,所以总觉得内心空虚,不够充实。还有一些造业者,因为放不下一颗贪慕虚荣的心,而去做伤天害理的勾当,害人又害己,他们的内心往往也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如何能快乐得起来呢?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如果说生、老、病、死苦是因为看不透、道不明的话,那么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就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爱与恨,放不下得与失,放不下荣与辱,放不下起与落……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你在乎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心里就越痛苦;你舍弃的越多,快乐就越多,内心也就越清静。故而,快乐得益于放下。

三、乐善好施是快乐之本

乐善好施者,喜欢广结善缘,乐于帮助他人离苦得乐,这个过程同样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我们都知道张思德、雷锋的故事,张思德始终牢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使命,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实践中一丝不苟地贯彻;雷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他们的助人为乐和忘我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人。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别人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获得自在与快乐。他们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是非常高兴的,非常情愿的,没有一丝埋怨和嗔恨。这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忘我奉献的精神,无疑为后世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相比之下,满脑子被各种贪欲填满了的尘世众生,可谓是随处可见,比如富人的为富不仁、医者的见死不救、窃贼的肆无忌惮,等等。一些人怀着一颗施舍和助人之心,在做一些善事时,还被一些“碰瓷”者陷害,这确实让人痛心疾首。或许是物质至上、金钱第一的缘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现代人最为缺少的,就是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佛陀曾对众比丘说:“你们这些比丘,没有父母兄弟,也没有姊妹宗族,彼此间互相帮助、照应是应该的。我们佛法平等,上下和睦。……弟子侍奉师父,如侍奉父母,至死不应舍离;师父对待弟子,视同儿女,随时将息,至死不应舍离。师徒互相慈爱,保持永久。所有什物,平等分配;如果没有什物,当多方去乞,照顾病人,等于照顾自己;所得的功德,没有减少。”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佛陀主张并提倡弟子们相互间要多帮助,而且要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让一切众生皆能得到帮助。现在的佛教寺院,依然在奉行佛陀的这一教化,为社会、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助力和助缘。佛陀的教化,可谓是泽被苍生、功在千秋。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成为别人的快乐使者,自己也会乐在其中。事实就是如此:当你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振作奋进,当你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欢呼雀跃,当你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走向成功,你还会有不快乐的感觉吗?肯定没有了,只有快乐与幸福之感。

我们在广结善缘、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因此得到众人的更多尊重和爱戴。凡是得到你帮助的人,有些将成为你的朋友、知己,有些将在某一天又会帮助你,或是将善心善念又转移到他处,去帮助更多的人……能够将善心善念传递下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让人快乐的事情啊!因此,乐善好施是快乐之本!

以上是本人通过多年的学佛参悟,得出的佛教快乐观,即随缘任运、及时放下、乐善好助。愿各位学佛修行者都能从佛法中悟得各自的快乐观,在平淡无常的岁月里,获得无上的法喜与禅悦!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郑州市作协理事、《禅露》执行主编。先后出版《禅心乡韵》《拈花微笑》《且听风吟》《素心若荷》《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