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虫鸣,如聆佛音

【陕西】余显斌


春天一到,地气回暖。在窗外,在芭蕉叶下,在绿草蒙茸的地方,便有虫鸣一声声响起。古人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人从虫鸣声中,听到了春天萌动的声音。而我,坐在窗下,听着虫鸣,则听到的是禅音,是禅意。

最近几日,心里有些烦躁,无它,因为又到了晋级的时候。每年到了此时,我的心情就不好,暗劝自己看开点儿吧,可总放不下,心中的压力,就如一片灰尘蒙茸着,怎么扫也扫除不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说的红尘烦恼吧。

一切烦恼,都是未了。一旦了了,就无烦恼,就皆大欢喜了。一袭衲衣,一个木鱼,走遍千山,趺坐蒲团,我做不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寻找刹那的禅悟呢?这样,也是一种心灵的救赎,一种自我的解脱。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滑入肮脏的深渊,深陷名利的泥潭,难以自拔。

晚上,无鸟鸣唧唧,此时倾听虫鸣,最有禅意,最有禅的清净,能将人心上的灰尘,一点点地扫除。等到心莹白如玉的时候,人也就成为一个自然的人,一个干净轻松的人了。一夜静谧,一夜清悠。第二天走向单位的时候,身上的烦躁气、烟火气没了,一脸的平和,一脸的微笑,真有点像古寺走出的老僧,衣衫飘飘,行于红尘。此时,任红尘滚滚,市井扰攘,我自心如白莲,悄然开花,馨香习习。

又是虫鸣,在院子里一声声传来,如一声声禅唱,将房子洗涤,将我的心洗涤。春天的虫鸣,还嫩,还亮,清脆着,圆润着。到了秋日,也有虫鸣,不过,那时的虫鸣就重浊了,带着清冷之意,带着“白露为霜”的凄寒。春天的虫鸣则带着绿意,带着水灵,落在耳朵里,如一粒粒水珠。

当声声虫鸣落在心上的时候,人顿时轻松起来,洁净起来。心融入了自然,融入了窗外的月光中。此时,自己成了透明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读着佛经字句,念遍高僧偈语,我衣染尘埃,总难了悟,却在一声声虫鸣中,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虫鸣唧唧,如古寺的钟声、诵经声,落在我的灵魂里,生根、长大、开花,朵朵清亮,朵朵洁净。这一刻,我就是佛,佛就是我。菩提不远,咫尺之间。

夜色寂静,山村无声,此时唯有一声声虫鸣,在草根下,在月色下响起。甚至夜深了,还在我的床下吟唱着。这些虫鸣,有的粗壮,有的细微;有的清亮,有的重浊;有的短促,有的曲折……我静静地坐在窗内,灭了灯。月光白亮如银,照进窗子,将芭蕉的墨色画在粉墙上,浓淡相宜;还有竹枝、竹叶的影子,穿插映衬,或浓或淡,竟成了郑板桥的一幅水墨画。我的影子,也照在墙上,成为画中的居士了。

一声声虫鸣,随着月光飞入窗内。我的影子伴着我,就坐在虫鸣声中,坐在隐约的月光中。这些虫鸣,好像水珠一般,仿佛还带着白亮的光,带着春天的光,就在屋子里流动着,洒在我的身上,渗入我的心中。我成了一颗硕大的露珠,不,是一声硕大的虫鸣,在有无之间,在光风霁月中,在“一切无心无住”中,烟火气消失,烦恼消失。

今夜,我无烦恼心,无得失心,无嗔怒心,无欲望心。

在声声虫鸣中,我听佛音,听禅唱,心无万物,莹润发亮,一痕不存。如此甚好,善哉善哉!

(作者系《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出版文集十九本,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三千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