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福》连载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四)

心安:安住当下,宁静致远

寓心的安定于禅意,以最大的克制力,让难捱的嗔恚静止流动,让躁动的心性停止流变,韬光养晦中,悉心感受禅师们般若智慧的娓娓开示,幸福的悟理便在其中。

 

永信禅话——

 

概括一下“自度”与“禅定”两品禅话,非常简单:自度乃度心,度一颗菩萨心;禅定乃定心,定如如不动心。二者合起来讲,就是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若能做到心似菩萨般如如不动,那么他真的是脱俗出世,可以成佛了。可见,修禅的关键在于修心,因为心不仅是生命的第一体征,而且是释放善恶美丑的指挥中心。我们知道,佛教护法阿育王在任笈多王朝的国王之前,杀过很多人,心很坏。后来,优波多大师度了他,为他发了慈悲心,使他得悟,从此虔心安住当下,皈依佛门,并锐意戒杀生,以佛治国。连阿育王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刽子手都能受佛感化,从而通过修心,得道成佛,何况众生凡夫?

说到这儿,有人迫不及待地问了:修心修什么啊?当然是修菩提心了。菩提心的生成条件有两个:一为“安住”,二为“净土”。《维摩诘经》曰:“心安则世界安;心净则佛土净。”你看这人的心能够驾驭的相是多么的宏大?正因为宏大,所以我们说的修心,就是修一颗无量的菩提心。修心方法,是自度与禅定;修心过程,便是觉悟的过程;修心得正觉,便是菩提。本品将和诸位讨论心的安住。

心如何安住,安住于何处?《金刚经》是这么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事就像已经逝去的梦,只能回忆,了不可得;未来则世事难料,深不可测,也是了不可得;现在的事不论苦厄还是幸福,就在你的视线中,就在你的手心里,就在你的脚底下,但却稍纵即逝,即生即灭,所以也是了不可得。三“心”都了不可得,否则你的思绪时不时地要穿越时空,处处漂流,自然难得安住。而佛教主张把三“心”抽离,让时空化整为零,在诸不可得、心无所住中寻找“即时”的安身立命之处,这个“即时”就为安住当下。

千万别把佛教的“当下”与广义上的“现在”等同理解。当下的真义,是发生在本心自性正觉的某一时刻,也就是说,你在那一时刻自性得悟,那一时刻就是你的当下。佛说的活在当下、安住当下,就是这个意思。

诸位都知道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公案。慧可原名神光,他曾问达摩:“弟子心中不安,请问师父能否为弟子安心?”达摩回答:“那你就把心拿过来吧,你能拿来,我就能给你安上。”神光愣了一下,突然有所领悟,说:“弟子已经四下寻找,但就是找不出心来。”达摩顺水推舟说:“假如你能找到的话,那又怎能算是你的心呢?”须臾又道:“现在我已经给你安好心了,你感觉到了吗?”神光经达摩提示而得顿悟,原有的那份不安霎时变得豁然开朗,于是回答道:“弟子明白了!”

神光明白什么了?安心就在当下,当下即安啊!那么,神光在这之前为什么不安?因为心有所住,像凡夫的妄心一样,被世俗间的杂念污染,未曾领悟到自性的清净真心。达摩洞透了神光心里的症结,但却不作直接禅解,而是以难题反问,当然是为了考查神光的禅悟能力。神光在来嵩山之前本来就在洛阳潜心学佛,经达摩这么一点化,豁然开朗,此时的他已超越了安与不安。回到众生的修禅生活,所谓复兴、和谐、自信、幸福等,都应向内求而非向外求,这与佛法倡导教徒们在自性中求心的安住是一致的。我们所秉承的发展与复兴之路,绝不是建立在争强好胜、固执己见的基础上,而是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无执为信念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自性的信念,我们才能在心安住当下中求得内在的平和。

心安即是禅,心安即是福乐。不论世事多变幻,也不论外界多嘈杂,只要你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安定、安放,不受外界所干扰,你就能如己所愿地进入禅的意境,徜徉于佛的智慧涅中,就等同于你已拥有了生命源头的活水。活水是生机盎然的象征,它能赐予修禅人积极向上的动力,你的人生之路也会因此愈发顺畅。所以说,心安,福则至。

寓心的安详于禅意,是一种自然性的心灵疗法,也是大爱的回归,解其然,“释尊拈花,迦叶微笑”的禅宗公案,便是我们既美且福的最好模本。

寓心的安定于禅意,以最大的克制力,让难捱的嗔恚静止流动,让躁动的心性停止流变,韬光养晦中,悉心感受禅师们般若智慧的娓娓开示,幸福的悟理便在其中。

寓心的安放于禅意,便是放下自己的一切幻念。尘世间流行一偈:给心灵一间小屋,求得就是心安,而佛则说,放下就是连心都一起放下来,既如此,又何必为放下寻找小屋作为归处呢?

心安则平,心安则和;心安有缘,心安有田——综为心安有福,那就潜心修禅吧,你一定能在心安中体会到自得其乐的内涵与外延,你的生命也将因为受度于佛的慈慧与大爱,而充满意义。

 

 

 

高僧同题开示——

慧律禅师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哪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什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功夫,它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无所住就是自在,无所住就是解脱,无所住就是不着相,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清清净净又明明白白的这颗心,用这颗心来修行就对了。

如果我们假设立场,我要到达某种境界才叫做快乐,我要某种环境才觉得舒适,那么,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取舍的心在期待什么,或是妄想明天,或哪一天,情况会变好,这种通过时空假设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对的,反而会引来痛苦。因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脱自在,当下就是,那是你现在就可以掌握的。

安住的重心是安住心性。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而成为知见,这些东西与自性是了不相干的,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参悟——

惟贤法师

 

于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动,称为“安”;不受五阴烦恼的束缚,称为“乐”;身心安乐而自行化他,称为“行”。并将安乐行分为有相、无相二种,即(一)有相行,乃外在的修行方法,如一心读诵《法华经》的文字等。(二)无相行,乃内在精神上的修法,如修止观等,以体达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的三昧境界,亦即不以此“安乐行”为行法,而于自然无行的状态下,自行化他。

 

 

 

邹相

 

当我们心中的念头因内在的觉性、觉知而平息时,心也变得恬静、安详,我们就可以把这种觉性及敏锐性减低,变得比较放松。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调身、调息、调心的过程,让心找到归处,把心放下来、安定下来。如此,即能进入禅境,感受禅的般若智慧。在悟到“心即佛”这一境界时,楚云南禅师忍不住吟咏出一首诗偈:“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在参悟到“本来无一物”,万法皆空、系于一心的道理时,西塔禅师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慨叹:“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