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阐释

【河南】蒋辉

 

少林武术不仅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少林武术是民间武术及中原地域文化与少林寺特定环境中的佛教文化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以少林寺武僧集体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既具有中国武术特征,又体现学佛修禅方式和佛教思想的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武术项目。少林武术是少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少林武术的起源

在历史上有关少林武术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和说法,其中诸多观点多属民间传说,附有神秘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达摩创拳说

传说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因为担心弟子坐禅时间过长,会有损身体健康,因此向少林弟子们传授了十八种武术,其中多种是从动物的习性中得到的启发,并由此诞生了少林武学经典《易筋经》。

(二)僧稠创拳说

传言少林武术为少林高僧跋陀的弟子僧稠所创。僧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德高望重、佛武皆通、武功超群的武僧。禅宗修炼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与习武是相通的,在跋陀开基后不久,“稠禅继续”。在民间记事中,有很多关于僧稠“禅解虎斗”等高深功夫的传说,称僧稠为“禅武”结合第一人。少林武术是由历代高僧从民间带入的,是一个不断积累、进化、创造的结果。但最早的少林寺武僧就是北魏的僧稠。

(三)隋唐创拳说

这种观点主要是以少林武僧参与历史事件为依据的。如隋末唐初,唐郑之战,少林武僧参战立功受封,才使得少林武功出世成名。昙宗等武僧们的助唐之举,是“僧兵”的最先作战记录,也是少林拳被人所识、被人所仰的始端与基石。十三僧助唐立功受赏,是少林武功出世成名的关键性条件。

少林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客观历史事实,每位学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和思维逻辑进行推理。对于不同学者而言,理解的深浅、方式和内容的认识必然存在差异。虽然关于少林武术由来的观点众多,但我们可以认为:少林武术是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借鉴融合了佛教中一些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因素,加上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汲取了民间武术精华,在战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少林武术的起源是以“护己”为前提的,之后又涉及到护院、军事、政治目的等。

二、少林武术所蕴含的少林文化

虽然佛教禅宗与武术貌似格格不入,但两者的结合实际上却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千余年中,这些与世无争的佛门弟子也曾有过以武力来保护少林寺及其盟友的先例,但动武并非他们的初衷。按照佛门戒律,只有生命危在旦夕又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能出手。少林寺释永信方丈说:“功夫是修行,是参禅。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过去人们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认识少林功夫,通常称为“少林武术”。随着认识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觉得“少林武术”一词无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宗教文化价值,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少林功夫”这一新的提法,准确诠释少林功夫的完整内涵。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佛教文化体系。

少林武术不仅仅是由一串拳脚棍棒组成的,它还包含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由少林功夫形成的历史赋予的。而“功夫”一词是佛教常用名词,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功夫”。比如坐禅、参话头就叫“做功夫”。“做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入圣,彻底改变人的品质。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在少林寺,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为武之体,武为禅之用。

三、少林武术文化的内涵

隋唐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佛、道三家融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在儒家正统思想的长期宣传、教育、熏陶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潜在的民族意识的影响下,逐渐使佛教中国化。佛教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和磨合后,到了北宋时期形成了与儒、道鼎立的局面。佛学的本体论与心性论同儒家思想结合,对宋代以后的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佛教文化逐步渗透到中国士大夫文化和民间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

少林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体育文化实体,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少林武术是根植于传统社会文化及佛教文化土壤之中,产生于佛教圣地,吸收了中国古代武术百家之长,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武术实战的技击攻防之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的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最为深刻和突出。这些思想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贯穿整个社会阶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讲“仁爱”之心。古代的主要道德标准“仁、义、智、勇、信”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少林武术拳法上多讲含蓄和沉稳以适应传统道德教育需要,外要体现技法多变的形体运动之法,内要体现威而不猛的道德修养。武术德行观中讲究以德明道,以身行道,以技来显德,充分说明了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技击攻防,而其基本的道德属性是树立以“仁义”为核心的“不争之德”。

老子思想认为道法自然、无欲无争、无为清净,从而求得社会的安定与和平,使人类回归自然质朴的本性。老子主张的柔弱,并非追求柔弱本身的个别现象,而是有见于“柔弱胜刚强”,柔弱中蕴涵着强盛的一面,即“守柔曰强”。武术技击强凋含蓄、贵柔、主虚静,与道家的道德理论即“不争之德”有重要关系。许多少林拳法强调的“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虚实转换”等拳理要求和技击原则,都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阳辨证”“五行生克”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体现了古典哲学强大的渗透力和少林武术作为民族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武术的发展和存在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将一些宗教思想渗透到武术思想中。《大涅经》中曰:“度人为善,禅也;禁人为恶,武也。”少林武学讲究“文以佛学立心,武以技艺练体”。武术修行讲究“悟”,而悟缘于佛学,目的是“悟而觉醒,觉而不迷”。此外武术修行还讲究修“忍”,也深受佛教“修忍”“禅定善行”的影响,即“修行”。中国武术除练“技法”外,还练“心法”,也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修炼,从而达到“拳心如一”的状态。

少林武术突出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性及佛教的圆融性,其独特的技术风格、修炼之法,在中国古代武术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乃至世界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珍品,向世人展示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和神秘的中国宗教特色。

(作者供职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