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功的哲学基石

【河南】王广西

拳禅合一是少林寺武功的基本特征,也是少林寺武功的哲学基础。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祖庭。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将衣钵传授给慧可、道育、道副(一作“僧副”)、昙林诸人,是为禅宗之始,达摩因此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禅宗以“顿悟成佛”而著称。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说,只要直指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彻见此心性,即可成佛。六祖慧能说: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为日,智为月,知惠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他又进一步指出: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智慧)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

按照慧能的观点,尽管你心中有无数妄念邪欲,而一旦起般若观照,内外明澈,刹那间即可成佛。这种单刀直入式的禅法彻底摒弃了以苦行为方式的烦琐戒律,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立地成佛的捷径。

少林寺妙兴大师(字文豪,登封人,1891-1927)有一幅墨宝,题为《人祖门少林派性功罗汉拳诀》,其全文如下——

“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妙兴大师为一代武林高手,又颇通文墨,佛学造诣很深,曾任少林寺当家和尚,传有僧徒上千人,俗家弟子二百余人。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这十六个字道出了少林拳的精要。

一般人多认为少林拳以刚猛为上,其实这种理解未免有点片面。武林前辈认为,凡练少林拳而“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者,皆是因为后来“支分派衍,渐失其真”。而真正的少林高手,则是“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其中,“藏神眉尖”四字,说明内功修炼已达到相当火候;“运气腰囊”四字,则道出了少林拳运气发劲之所在,这与其他内家拳并无二致。

少林内功包括炼气与养气,合武功与禅学为一,是少林武功中的上乘功夫,要求亦刚亦柔,刚柔并济,即“似刚非刚,似实而虚”,并非只走刚猛一路。而“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之说,则深得禅学精要。凡少林拳之上乘功夫,俱以内功为根基,以心法为要旨,进退转折俱要从“吾心”求之。“吾心”,即指反应能力及内功根基。内功越深厚,其反应必更敏锐,身法必更快捷。“性能”,当指悟性,一个人的武功能达到何等境地,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主要是看习武者的天资悟性如何,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根器”或“根性”。

少林拳向来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习武者的天资悟性和身体条件传授适当的武技,当与禅宗的根器之说有关。基于此,少林寺僧众于浩繁的少林诸艺中往往各得传授一艺乃至数艺,而最后的功夫深浅,就是靠自己的悟性和造化了。

少林高手在临敌之际,未搭上手前“毫不用力,犹如风吹杨柳,柔软无力”。而一搭上手,“正如天神下界一般,浑身如铁,而不可犯”,强调“会意用力”“势去意来”,即所谓“心在何处力随往,上下一线似金梭”。由此可见,少林拳练到高级阶段,拳法即心法,心意动而劲力生,劲力生而技法随。从佛门来讲,心法即禅法。如果内功浑厚,练到心中一片空明虚静,无执无碍,无牵无挂,意动而拳起,则其功夫已臻上乘。

在佛门眼中,拳勇一道乃是末技,僧众不过是借练拳达到收心敛性、摒虚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强身自卫、护寺护法的效果,拳法乃是禅法之补充,其本身就化入禅法之中。因此,少林寺向来反对好勇斗狠、随意出手,更严禁恃强凌弱,滥伤无辜。不过,正因为禅宗没有把武技看得太重,而是以禅定功夫为根基,着意于悟性,泯灭争强好胜之心,摒弃尘俗纷扰之念,才使得武僧习惯于在心如止水、无患无虑的精神状态下练功,又兼以寺院武功的传统优势,所以少林武僧往往得以步入武学的较高境界,代有高手,这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禅法的作用。

“拳禅合一”是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的最高培界,其原理与“拳道合一”无异,只是表现形式与内功练法有所不同,可谓殊途而同归。禅宗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即“以心传心,当令自悟”,恪守“不立文字”的原则,全靠内心的自我体验去悟解那种梵我合一的神秘境界。达摩说:“安心无为,形随运转。”慧能说:“但行直心,不着法相。”禅宗的和尚都把参禅视为每日必修的功课,长年坚持,不得间断。参禅时,必须正襟趺坐,澄心空虑,心念集中于一点,其他什么都不能想。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开悟,参透禅理。

少林寺僧人在习武的同时,也要坚持参禅。禅法本是一种心法,也可变通成为内功。少林寺的僧人们把禅理渗透到武功中去,以禅理来指导内功训练,以禅理和宗教形象(如金刚、罗汉、夜叉等)来编排命名拳械套路、技术动作及各种功法,使得禅理与武功紧密结合,于是拳中有禅、禅中有拳,最终是拳、禅浑然一体,达到拳禅合一的哲学境界。

(作者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节选自作者生前所编撰《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