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福》连载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五)

心净:静净利思,扫除妄心

心净是一切净的引领者,净可消除一切妄念,可护得佛土净,亦可护得国土净。

永信禅话——

前面给诸位讲了修禅修心,并分述了心安住,本品接着修心话题,讲第二修:心净。

请注意,这里的“净”,不是“静”。“静”是安静、清静、静穆,而“净”是洁净、清净(不同于清静),是心灵环保,净至净境、净土,是正觉,也是无量净,是菩提。

《佛说大集法门经》指出世俗难除“三不净”:身不净,语不净,心不净。同时又把眼、鼻、耳、舌、身、意合称为“六根”,出家人需做到六根清净,道心不移,方能说是“佛土净”。经又云:“清净植众德本。”这句话怎么理解?一切功德都是从清净心中生成的。从这句话当中,我们足可以感受到学佛修禅的意义重大。所以,我常对少林寺弟子说,出家不是要你必须当什么苦行僧,而是要通过适时的禅定、自度来修心,修到心无垃圾、无污染,六根清净,心净道净,你才会有功德,才不会走邪路。

《维摩诘经》有这么一段经文:“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者,观心性本净,犹如虚空,即是性净之境,境即国也,观觉悟此心,名之为佛,初观名因,观成名果,若论自行,即是心王无染,若论化他,即是心数解脱,智慧数为大臣,能排诸数上惑,以还心源清净土也。故云,心净即佛土净也。”这段话较长,却层层相接,环环相扣,我实在舍不得缩摘,只好“照搬”一下,顺带说明“佛土”亦可引申为“国土”“净土”意。

《维摩诘经》无愧为一幅全方位的“净图”,不仅对出家人受用,对众生修禅也同样受用。经文提示人们:心净是一切净的引领者,净可消除一切妄念,可护得佛土净,亦可护得国土净。心净“护佛”的因果道理我不用讲,都在《维摩诘经》中,但心净“护国”也不难理解,就是要求通过修心,将修得的菩提净土心用于化度外境的其他族种、物种,净化生态环境,维护大自然良性的运行状态,营造和谐、和美,给众生带来不尽的福乐。

所以说,人心净土与外境净土并重,这是净的最高境界,也是佛教一直以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从印度到中国,佛教的寺院都建在远离闹市的山间水岸,山间水岸不仅风景秀丽,更重要的是既能求净,又能取静,静、净合一,利于僧人专注于念经修行,扫除贪、嗔、痴“三毒”,达到无我境界。

从众生角度看,修得心净,也利于自性自律。但作为凡人,真正做到“不可测,无挂碍”确实不易,毕竟,活在世俗间,要保持一颗清净心,不受任何物欲所干扰——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所以很多人才会选择念佛修禅。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心念已得清净,那么他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就很容易得到满足,但若是心未得净,妄心总是被贪、嗔、痴“三毒”死死缠住,他的欲念就永远难以得到满足。永不满足的人往往烦恼不断,难有福报。

尽管这种人的心里可能也装着佛,家里也摆着佛龛,但他们不是学佛修禅,更没有自度的觉性和禅定的耐性,而是期望佛作为无所不能的菩萨,保佑他们的一切利益。

每逢初一或十五,各佛教寺庙的香客络绎不绝,然而顶礼烧香之际,人们心里往往各有所想。对此“景观”,我所要说的是,这不叫修心精进,而应该叫拜佛托妄心图财。当然,在烧香拜佛的芸芸众生中,既有一心向上的好人,也有高香烧尽、丑事做绝的恶人,诸佛不会刻意在这种鱼龙混杂中去分辨谁是鱼、谁是龙。毕竟拜佛活动本身就是对佛的一种敬畏,有了这种敬畏,他们的心迟早会被佛灯照亮,诸佛怎会将他们拒之千里呢?

佛教向来不强迫任何众生皈依佛门,但力劝众生以正信、正念、正行处世。而作为众生,欲得此“三正”,就必须先自净内心,心净之,信、念、行自正之。假如一个人通过常念佛,使其心到功到,无招不绝,并不为外境的各种诱惑所打动,那么他便真的无限接近佛了。

当然,念佛也要全身心投入。如果你一念心分两半,一半念佛,一半念欲,那么,纵然你一天泡三次澡,换五次衣裳,又能怎样?还是俗人一个!


高僧同题开示——

白云禅师

禅是静净的思考,是“静净”这两个字,不只是静悄悄的“静”而已,还特别谈到清净的“净”,那是因为我们很容易依自我意识去思考,这样就会胡思乱想,即使自己以为知道,最后表现的还是自我意识。所以,以修行来说,特别强调起心动念要“跟生死有关系,与道要相应”,否则违背了这一个原则,都是妄想杂念。因此,静净的思考,第一个静指的是外表必须是静态的,而思考却要做到清净。那么,这里的“清净”是以“道”为前提,以“观”为一种深入的认识。……

别小看“静净的思考”,第一,能静得下来;第二,本身要先淡化自我,才能达到第二个“净”。这时思考的就是五蕴的调理,在“想行”之间建立间隔,所以就要运用止观的方法,才能够做到“静”与“净”,思考才不致偏差,否则都是自我意识。
 

梦参老和尚

什么是清净心?这要看你心起什么念头?你坐这儿想,什么念头都没起,因为你一念它,就什么念头都不起了;但是你看着一个杯子不错,得,我也去买一个,看见一个想到一个,一会儿生烦恼,一会儿想舍弃,这样就不是清净心。

那么,心到了什么程度才是清净心?你发菩提心,这一念,行菩萨道很长的,《华严经》里提到的五十三位大菩萨,每一位的心都是通的。只有成佛了,才达到心清净。释迦牟尼佛得到了清净心才知道,原来什么都没有,不假修炼,何假修证?清净心原来本来就是清净的。

从这个道理上讲,应该是我们心不清净,才有佛说这些法,都是对治我们那颗不清净的心,来达到清净心。清净心是我们的目的,佛所说的法都是方便手段,用这些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现在我们都不是清净心,你的心里有烦恼、见惑、思惑,还有无明惑,一旦达到什么惑都没什么了,这就是清净心了。


参悟——

邹相

永信大和尚前面说的“心到功到,无招不绝”,就是清净心的功用。我们如何能得到清净心呢?就是要“无我”“无执”。就像我们学习功夫,不能受到套路和招法的限制,时而要变掌为拳,时而要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把控,才能练得炉火纯青。同样,清净心还要求我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如此,才能“如如不动”,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世事所牵绊,不被污浊所沾染。


释延贝

在“凡尘”中,有许多人一遇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就说“我要出家或我想出家”之类的话,好多人都错误地把寺院当成避难所,把出家当作解脱。其实,“心静则处处静,心安则处处安”。心灵不纯洁,心里不清净,出家也没用,那只是身出家而心没出家,茫茫然,也是徒劳无功。

出家是一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信仰,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出家,并不是躲避烦恼挫折而出家。

出家是一种世出世间的大孝思想,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并不是说出了家就断了六亲眷属的关系,断了父子、母子的关系……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粘连,叫你不要执着情感的妄念。如果断掉一切,那就是灭法了,法都没有了,那还出什么家、学什么佛呢?

因此,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佛道,而不是逃避现实和烦恼,更不是离家出走,抛弃父母、亲戚、朋友不管,出家是有情而非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