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即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
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又作转向、施向。《大乘义章》 卷九云:“言回向者,回已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给予他者,并以已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回向于佛道。通俗地说,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诸经论中,关于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
1.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
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
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
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回小向大:将自决自度的小乘之心,
回向转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
善摄一切众生;
6.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
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回向偈
佛教用词。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是诵经或念佛,念完了,都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偈全文为——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