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禅露》编辑部:

《禅露》的各位编辑老师好!我本人对佛教文化和少林文化非常感兴趣,少林文化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以禅武医艺为代表的少林文化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本人和《禅露》结缘已经十年了,通过《禅露》,我可以尽情地感受佛法的智慧和少林文化的魅力。在《禅露》的熏陶下,我也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生活更加感恩,待人接物也更加平和,感谢《禅露》给我带来的诸多法益!

最后,祝愿《禅露》越办越好,能够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读者:刘新强

2022年5月

 

 

 

编辑部回复:

刘老师您好!《禅露》能够帮助到您,我们编辑部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荣幸。

感谢您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对《禅露》的认可与支持,有您这样的读者一路同行,也给了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希望您继续支持《禅露》,我们也会不忘初心,让更多人与佛法结缘,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妙用。

 

 

 

 

 

《禅露》编辑部:

各位老师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我的奶奶信佛,所以我从小便接触到佛教,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因为一些机缘,我知道了《禅露》这本佛教文化读物,便一直视若珍宝,每期一拿到手里,便细细品读。

《禅露》的“禅悦篇”栏目,一直是我最为喜爱的栏目,里面的文章富有禅理、禅意、禅趣,读后让人心情舒畅。同时,我现在是中文系专业,也在努力地学习写文章,并已经向《禅露》投过稿。虽然我现在的文字尚显稚嫩,但我会坚持给《禅露》投稿,希望以后能够在《禅露》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到时候我还会拿给我的奶奶看,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读者:张文中

2022年6月

 

 

 

编辑部回复:

文中同学您好!很高兴您能喜欢《禅露》,您的投稿编辑部已经收到,文章行文流畅,而且也体现了一些禅理,但与“禅悦篇”栏目的用稿要求尚有些差距。您可以多看一些往期“禅悦篇”栏目里的文章,参考一下,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和富有禅意。

希望您不要灰心,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欢迎和期待您能继续投稿,我们也期待在《禅露》上看到您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