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学传统的继承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赵翠翠

 

少林学传统的当代继承,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以少林寺为神圣信仰空间载体的“少林学”信仰及其文化实践,建构与推动“少林学”之于当代中国发展建设的社会意义。其实,少林学传统就是自古至今以来的佛教革新精神及其修持方式,尤其是在心性论方面的佛教革新,亦是抓住了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以来的融合相通性,可谓佛教历史上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之重要开端。同时,佛教禅宗之顿悟不二法门,讲究回归体悟佛法之最高境界的修持理念与信仰实践方式,对宋明理学心性论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菩提达摩所传播的佛教禅法,在推动中国佛教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佛教的转型,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

某种程度上,禅宗之佛教教派的形成,亦是一种佛教中国化的深刻体现。至当代,关于佛教中国化,著名学者黄夏年教授曾经指出,坚持宗教中国化包含佛教中国化命题,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佛教在政教关系方面要有自觉的政治认同,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发挥正能量;二是佛教在文化上要去自觉融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三是佛教在社会发展中要自觉适应社会,跟上社会发展,为社会成长做出应有贡献。有了这三个根本认识,佛教才能在中国得到发展,才能完成自觉的身份转换。在此,中国佛教禅宗尤其是当代“少林学”之信仰文化体系建设、“少林学”历史传统的当代继承同样需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构建“少林学”在现代中国转型中的社会意义。

一、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少林学”对外文化交流能力

千余年来,佛教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据资料记载,菩提达摩禅师最后不知所踪,但他初来中国时的道路是海路,最终而在广州登陆。因此,禅宗进入中国社会,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回国时又选择陆上丝绸之路,这就是从海上到陆地的佛教传播与丝绸之路的紧密关联。达摩所创立的禅宗及其丝调之路上的禅音,正是中国佛教文化宝贵的神圣资源。而少林寺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菩提达摩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者,这些宝贵的资源与跨越丝绸之路的佛教信仰传播符号与象征意义,都对今天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进步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从理论层面考察,如果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中国佛教民间外交而今有了机遇,应抓住此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追溯历史,无论是东晋法显,还是唐代玄奘大师、鉴真大师,他们都曾让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亦将中国文化带入印度、日本。因此,佛教自进入中国社会以后,一直就在扮演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越南禅宗亦是盛唐时期由中国僧人无言通所创立,无言通乃百丈怀海禅师弟子,他在交州北宁建初寺就传授禅学,推行面壁禅观,最终建立壁观派,成为越南历史上有影响的佛教派别。

因此,佛教自古以来就具有承担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契机下,“少林学”之丰富的禅哲理、医学、武术、建筑、艺术、壁画等如何重新被得以挖掘激活,构建对于广大信众乃至社会大众之心灵层面的意义,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诸国的文化交流及其活动开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之中的“民心相通”,无形中就强调了佛教及其方式在其中的地位与功能,强调了佛教文明要素的共享乃是其中政治、社会、文化合作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当代“少林学”进一步走出去、佛教不断促进社会建设、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以“少林寺”为载体,推动“少林学”文化信仰体系建设

少林寺最大的优势是祖师们所创立的禅宗及其少林文化信仰体系。当代中国,“少林学”之丰富资源已经走向世界,正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影力。对少林寺而言,就是要充分运用“一带一路”的时代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少林祖庭之禅宗历史地位,开展各种民间佛教的外交交流活动,将具有影响的少林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将各国家各地区的社会文化带回中国社会,促进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历史上的禅宗中国化,就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少林寺与菩提达摩不只是中国佛教的,它也应该是世界佛教的。少林寺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达摩祖师也要走向海外。而今,少林寺特别需要做的,就是要以少林寺为神圣空间载体,不断整理、挖掘和丰富少林文化及其信仰体系,让少林寺不单成为中国人的少林寺,更要成为世界大众的少林寺;让少林寺成为少林学传统之当代继承的神圣空间,更要促进少林学信仰文化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构建少林学在信仰文化及佛教理论创新层面的社会意义。

特别是禅宗的缘起式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有助于形成多元的、和谐发展的社会与宗教的关系。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佛教禅宗与阳明心学相互发展,使人的主观能力、心的悟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极大扩张;尤其是主张禅净合流的佛教思想,提出一个“心”的概念,成为当时乃至中国佛教宗派之间能够融通的基本范畴;中国佛教禅宗的缘起式思维方式,提出一切事物都是带着与一切事物的关联性形成的,因此事物无中心地、超越中心地形成于横竖无尽的相互关系网络之中。这种缘起式思维及对人之“心”的重视,无疑是个人与社会关系构建的神圣思维及其神圣心灵,它在提高广大社会大众之觉悟能力过程中,促进人与佛、佛教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被习近平主席誉为“享誉世界的少林寺”。这一定位凸显了少林寺之当代传承的重要意义,也是对少林寺僧团弘法利生事业所做努力和成就的极大肯定,亦是践行佛教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成果。当前,以少林文化为代表的禅宗已经流向全世界,在五大洲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借此重要影响力,继续推动“少林学”文化信仰体系建设,不断细化与研讨少林学之中值得不断挖掘和激活的各类资源,丰富与拓展少林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机制。特别是在少林寺达摩祖师影响中国的一千五百余年,海内外佛教界呼唤达摩祖师,少林寺更需要重塑达摩祖师之社会影响力,使其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人与佛、佛教与社会之神圣关系的神圣中介。

三、以“少林禅”为核心,构建自我神圣与社会神圣

在佛教的信仰体系中,“佛”即是“觉者”的意思,即觉悟了真理的智者。“禅”之宗教,即就是要实现这种境界。关于禅宗,有人曾问禅师:“禅是什么?”禅师回答是:“平常心。”的确,所谓“禅”,其最高境界无不是一种圆融与智慧,一种豁达通透之后的禅定,实乃平常心看待一切。这些都乃禅宗之“觉悟”,也是少林文化之最为核心之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盛赞:“少林文化能为我们提供心灵空间,也有助于我们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禅宗强调修心,更强调当下觉悟,见性成佛。佛教智慧中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身与心,从主观能动性及其心性自证角度提高个人觉悟能力,缓解个人压力及其焦虑,构建与周围人与社会的开放而健康的思维。因此。无论是理论建构层面,还是社会实践层面,以少林禅之觉悟为根本的佛教信仰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解释和得以激活的价值体系与社会伦理,在佛教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社会机制中实现自我神圣与社会神圣,构建自我与社会的不同关联及神圣体验。

从任何一种宗教发展的基础来看,只有真正面对自身及其社会问题,不断做出调整与适应,才能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同。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心态失衡、全民焦虑症的背景下,少林学之禅的“觉悟”,少林学在历史上的禅宗中国化、少林寺作为宗教组织发展的制度化创新及其运作模式、少林功夫、少林艺术、少林建筑碑刻等,都将是少林寺与周边社区居民、广大社会信众超越自我、稳定其心的神圣文化资源。同时,可以不断挖掘途径与方法,使修行者、活动参与者、信众乃至非佛教信仰者能从中既修身修心,又基于这种信仰,构建其对生命、财产、职业、自由、法律等神圣认同,这就不单能够构建佛教信仰的社会性与公共性,更能在群体信仰及认同的共享实践中,构建佛教信仰的神圣价值及其理念。

四、以“回归佛陀本怀”为根本,构建积极健康而开放的心态文明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过程中,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也不断被物化、异化,以至出现“老人倒了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道德底线不断被挑战,明星崇拜、金钱崇拜、权力崇拜、锦鲤崇拜过程中的各类压力、欲望、焦虑痛苦等现象逐步突出,这些都是当前中国人社会心态所呈现的各种面相与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禅宗所致力于推动的当下证得菩提、禅之自证觉悟等,就能够让每个人把握与珍惜当下之人或事,以更好地看待物质生活与精神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身心灵。

但需指出的是,佛教教导人们看透一切,并意识到万事万物之缘起缘灭,却并非是让人们清心寡欲、无所作为,而是希望大众能够在看清人与人直接的关联及其社会运行本质之后,依然能够体悟与把握更大的智慧与力量,把握更好的自己与未来,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及其细节之处展现自我的谦卑与智慧,在保持自身的清净与欢喜中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就此而言,所谓“无”即是一种真实存在、一种欢喜的自在,能真正放下获得解脱,此“无”便是“有”了。

(本文为节选。原文收录于《少林学辑刊第一辑(全七册)》,释永信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