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九)
慈悲:上善若水,离苦得乐
在平时的修行中,或者说是为人处世中,要不时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极尽所能地善待一切众生,尤其要对众生中遇到实际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诚的关切,并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其摆脱困苦。
永信禅话——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不论是我写的这本书,还是我的同修向众生传经说法,出现最多的关键词莫过于“慈悲”二字。理由不必多说,就一句话:慈悲既是佛教建教的基石,也是人类和谐的第一保障。作为僧人,作为佛的弟子,若不以慈悲为本怀传道,那么我们就会愧对释祖,也会愧对佛教赋予我们的责任,甚至也会愧对有心学佛修禅的众生。
我们知道,凡被尊为佛者,均必须身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见,慈与悲是先有各自独立意思的。《智度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我就先讲悲:悲乃悲伤、悲悯,释祖在修道之前,见到众生之苦,顿生悲悯心,并意欲与众生同心、同感、同悲,所以悲也叫“同体大悲”,而悲心无量。为解脱这种悲,佛祖就下了通过修行拔众生苦的决心,而这种决心,就是由“慈”的呼唤而生。慈说到底就是一种人心真本,反映的是人间大爱、祥和、仁慈的本心,如释祖修行成佛后化度了不可计数的众生皈依佛门,这正是佛祖的大慈,无量的慈。如此看来,慈与悲的关系应该是先有悲后有慈,或者说慈是因悲而生的。那么慈与悲合成一词时,为什么叫“慈悲”而不叫“悲慈”呢?按我个人的理解,这是因为悲是慈的因,慈是悲的果,二者合于一心时,果是重义,因是轻义,故而称“慈悲”。慈悲生心,称“慈悲心”,慈悲心无量,称“大慈大悲”。
《法华经》云:“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这正是我们平常说的“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原典,常怀慈悲心,不仅是学佛修禅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为拯救苦难中的众生,使其能离苦得乐所应持的基本态度。佛的目标是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净心静气地活在当下,为了实现这样的心愿,佛把无私的布施与慷慨的奉献均视为大慈大悲的义举。而推动这种义举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佛所赋予的菩提心。
菩提心源于大乘佛教,“菩提”为梵语中的“觉”,到中国后译为成佛之意;有心成佛,即是成佛之心;有了成佛之心,接下来便是发菩提心,亦即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通俗地讲,就是一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世人作贡献,直达上善若水的境界,方能转化为大慈大悲。
上善若水是把菩提心的“无上”禅意变得形象化、更活性化了。有人说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中国人的宗教。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仅说菩提心,这个词让众生去理解,很多人会将其与发慈悲心混为一谈,不读大乘佛教,很少有人能知道菩提心既是慈悲心的母本,又加固了菩提心的传世意义。“上善若水”之表意,让修禅者悟出了佛陀立教就是要解决人世间的问题。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议题——慈悲上来。
世俗间通常把大慈大悲只与观音菩萨相提并论,好像只有观音菩萨才具有这等境界,而对活在世俗间的常人而言,大慈大悲似乎就是“心易行难”的虚无幻境,根本就无法达成。事实上,佛一向把尘世间慈悲心的基调定得很低,指出众生只要本着遵从自然的态度,“慈悲为怀,心存善念”,那便是菩提,且与已处在上善若水高度上的观音菩萨的慈悲并无二致。所谓修禅修心,说明心的慈悲并非易事,假如一个人慈悲心都有了,还怕他没有慈悲的行吗?
又有人问,是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慈悲的本怀?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只能说每个人心里都种有慈悲的因子,因子不等于本怀,本怀是心愿、希冀的意思,而因子只是萌芽状态,从因子到本怀,需要一个激活、释放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修行,把心修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你就会自觉地将慈悲作为自己的做人之本了。就像佛祖说“人人心中有佛”一样,其言下之意,是说人人都可以
成佛,并不是说人人都是佛。要想成佛,你就必须先得开悟。
其实,对于慈悲,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作为修行者,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慈悲心如何达成?也就是如何才能实现以慈悲为本怀,为陷入苦厄者拔苦得乐?我给出的方法并不复杂:首先,你先问问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逃避现实,还是为了更理性地面对现实?如果你选择的是后者,那么你就已经具有了健康的慈悲观。其次,你在平时的修行中,或者说是为人处世中,要不时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极尽所能地善待一切众生,尤其要对众生中遇到实际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诚的关切,并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其摆脱困苦。你的每一次助人义举,都一定能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快乐。
观音菩萨教化众生是以身作则的。菩萨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菩萨从修行中利他度人,积累了无量功德,从而远离了生死苦恼而得正果。当下,世人的生活水准虽在不断地提高,但需求救助者仍众多,这说明,修禅者的慈悲不仅要时时念,更重要的是别吝惜自己所应付出的慈悲义举。即使你自己也是一个需要别人同情、拔苦的弱者,但凡慈悲在你心中常住,又何羞于对比你更弱的人予以哪怕一张笑脸、一枚硬币的善意表达呢?
高僧同题开示——
印顺长老
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指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欢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与乐”、“拔苦”为慈悲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
菩萨的大悲,简要说为悲,中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是悲;见众生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萨行。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参悟——
正修法师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地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别人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
一般学佛学得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例如一个售货员服务态度不好,你还会不会去买他的东西,会不会觉得人家服务我们这么久,我们应该买一点,有没有这个心就可以检讨我们的慈悲心。
你是否会自然地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不健康或因学佛而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因不忍心吃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就会有魔心和邪心。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妙善法师
当我们认识到贪心过甚,认识到慈悲对生命提升的意义,就要调整修习内容。从修我执改为修利他,从修贪嗔改为修慈悲。进而,将悲心逐步扩大,由几个人扩大到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无量众生,从我们喜欢的人扩大到陌生人,扩大到曾经厌恶的那些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悲心。这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无法作假的检测标准。我们的心行达到什么程度,只需看看心中能装下多少人,答案就在这里。
很多信众热衷于受菩萨戒,但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为何,不懂得修习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萨?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为内心愿望,将利益众生作为自身使命,才有资格求受菩萨戒,才有资格成为菩萨行者。
邹相
佛教一贯推崇“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让我等佛子要有悲天悯人、救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慈悲”是让我们视一切众生为平等的生命,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而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理应珍惜生命,精进修行,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安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一个人的慈悲心升起时,他就能集中注意力,观照自心,毫无任何畏惧,毫无任何障碍,把心念专注于自己的善言、善行上。一旦你的慈悲心没有真正生起,就会“前怕狼,后怕虎”,不能彻底地践行慈悲之事。如有些人一边想捐资建学校,一边却想着建成之后的学校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有些人一边向乞丐施舍,一边却嫌弃人家脏、身上的气味不好闻,等等。这些都是障碍,都是没有真正生起慈悲心的表现。
慈悲心因众生而起,若不知有众生,则慈悲心是不会生起的。因此,不论是对我们的亲朋,还是好友,乃至与我们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小动物及一切生灵,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就想去消除他们的痛苦——“拔苦”,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予乐”,这便是“慈悲心”。而这种慈悲心,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所以说,慈悲无障碍。
有一次,我陪几位法师去瞻仰达摩祖师面壁之处——达摩洞。达摩洞位于少林寺后山,爬到洞口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脚程。在行至少林寺初祖庵前的一处拐角时,一位法师突然停下来,蹲在地上。我们连忙走过去问他怎么回事,他一脸悲伤地说,有一只飞蛾落到他的衣袖上,看起来像是受了重伤。正当我们惊讶之际,他轻轻地拈起那只小飞蛾,一边轻轻地把它放到路旁的空地上,一边念叨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当时,我感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那位法师的慈悲之举而叹服。
圣严法师曾说:“佛教的生命不仅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也指无生命没有感情色彩的大千世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是众生,皆有佛性。万物即我,我即万物。”故而,佛教讲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是说,“慈悲一切众生,怜悯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