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佛教经典中的孝道思想

【河南】邹相


众所周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古往今来的各种典籍,还是近现代的各类文学作品,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孝道思想,劝导后世重视孝道,敬奉双亲,敬重师长。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位大孝子,曾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度化于她;曾在父亲净饭王去世后,亲自为父抬棺;等等。而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孝道的经文,以此来呼吁弟子们懂得知恩报恩,懂得侍奉父母,重视孝道。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传播与发展,并广泛地被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同时,佛教还倡导我们不仅仅只求解除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业,都要超度。佛教崇尚的这种孝道理念,与中国《孝经》中所说的“大孝于天下”理念如出一辙。佛教中关于孝道的论述,除了散见于各种经典中之外,还有专门论述孝道的经典,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杂宝藏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优婆塞戒经》《佛说睒子经》等。

在佛教中,如何做到孝顺父母、恪守孝道呢?我们可以从佛经中梳理出孝道的几种方式,包括礼敬父母、奉养双亲、和颜软语等。

礼敬父母,就是要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这才是一种如实的孝道。《梵网经》载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经中,佛陀要求弟子们懂得孝顺父母、师长、三宝。“至道”即至高无上之道,即最根本的法门。要想求得佛道,就得先懂得孝道。“孝名为戒”,“戒”是防非止恶,是制止之意,不让人为非作歹。即是说,孝就是戒,行孝就像是受菩萨戒一样。在这里,孝就是佛教里的至道之法,就是圆成佛道的至上法门。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知道孝顺,就无法成就佛道了。《梵网经》中还讲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即是说,我们不仅要孝顺、恭敬自己的三世父母,使之了生脱死,还要孝顺、恭敬六道众生,使之共同获得自在与解脱,充满幸福与快乐。

《佛说盂兰盆经》云:“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经中,佛陀告诫诸弟子,一定要“修孝顺”、“行慈孝”,时刻忆念自己的父母,乃至过去的七世父母,并于七月十五日,及时供佛供僧,以令父母超拔解脱,报答父母长养慈爱的恩德。经中记载目犍连尊者报母恩的故事,同样是事亲尽孝的体现。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载曰:“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槌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经中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广大,无量无边,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十种具体恩德,更是深厚难报,正如经中所言:“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故而,佛陀劝导众生一定要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要勤侍父母,不能让父母受到任何委屈,通过知恩报恩的言行,以回报父母深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经中提到,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说不尽的。即便是我们做再多的功德,也不如“一念住孝顺心”。唯有恪守孝道,孝顺父母,才能培植我们的福报。故而,我们要时刻牢记父母的恩德,以一颗孝顺的心去善待父母。

奉养双亲,就是要孝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愿。《佛说睒子经》云:“子年七岁号字曰睒。睒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诳不饮酒不妄语不嫉妒。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侍父母如人侍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妄倾邪。于是父母即大欢悦。”经中讲述了睒子因为勤修善行、恪守孝道而死而复活的故事,这充分说明仁义、孝顺的不可思议之处。经云:“不违本誓便即入山。睒以家中所有财宝。皆大布施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即是说,睒子不仅孝养父母,还顺从父母的意愿,与他们一起归隐山林,并将家中所有的财物布施给贫穷之人。又云:“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得成为三界尊。佛说经已。时诸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莫不欢喜。”即是说,佛陀在给阿难尊者开示时也讲到,因为他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才得以成为“三界至尊”。这亦是“孝为至道之法”的有力佐证。

《佛说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经中讲到,要想往生净土,应当勤修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把“孝养父母”放在第一福的首位,足以见出孝道的重要性。佛陀还指出,“孝养父母”也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成就佛道的净业正因。要想证得般若、圆成佛道,必须得孝养父母。在实际的生活中,孝养父母不仅能够清净自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带动身边的更多人孝顺父母、培养正气,这对学佛修行也是大有裨益的。经云:“佛告诸沙门:睹世无孝,唯斯为孝耳。能令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即是说,能够让父母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持三归,比供养父母衣食之需更为重要。如果不能度化亲人,虽然给予父母世间供养,也称不上真正的尽孝。经云:“为君即保四海,为臣即忠。以仁养民,即父法明、子孝慈,夫信、妇贞。”佛陀还告诫弟子们,要孝养父母,就要懂得仁义礼智信,常以佛法布施于父母,使得父母达到“法明”的境地。

和颜软语,就是要对父母和颜悦色,不恶口,不两舌。《杂阿含经》云:“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言;于悭悋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会供养,等施一切。”即是说,孝顺父母及尊长,就应该和颜悦色,不恶语相向,不搬弄是非,对待父母要用心、要周到。同时,还要勤于布施、乐于布施,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将众生也看成自己的父母,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道。

《五分律》云:“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佛陀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恩情是非常深重的,即便是左肩担父、右肩担母,也不能报答父母的厚恩。对父母的孝顺和敬养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无论是在家弟子还是出家人,都应当孝养父母,否则便是犯下重罪。

佛经中还提到,修行之人孝养父母,就像是敬奉佛陀一样。《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即是说,若我们生逢诸佛涅槃的末法时代,要将父母当作佛陀一样来侍奉和敬养。因为父母给了我们色身,让我们沐浴佛法,追求般若智慧,更好地弘法利生。人身具足,慧命圆成,才能趣向菩提,证得佛道。故而,我们要善待父母,就像是敬养佛陀一样。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孝道思想的阐述和解读有很多,作为一名佛弟子,更是要将孝道作为基本的品行。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曾对在家弟子说:“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即是说,作为在家修行的佛弟子,要时刻以“悦亲之心为念”,时刻想着要让父母开心、快乐,要维系好夫妻间的感情,不能因为夫妻之间的不和睦,让父母伤心或是担心。佛教中的诸多经典,几乎都是教人规规矩矩做人、坦坦荡荡做事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佛教崇尚的孝道思想,是冤亲平等,利他一如。这,正是佛教大孝理念的彰显!

综上可知,佛教是一个尤为重视孝道的宗教,孝道思想贯穿佛法大义之中。佛教以“慈”为本,以“孝”为体,不仅有“戒杀放生,积善尚德”的传统,更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美德。佛教推崇和倡导的孝道,是圆融无碍的,既符合世间法中传统的孝道,又符合出世间法中修行成佛的要求。如果我们按照佛教的孝道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敬奉自己的父母、师长和三宝,不仅能庄严我们的人生,还能广植福德,助力于我们的修行,证得无上菩提。


(作者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主编,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且听风吟》《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