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福》连载

编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业的根本。心乱则业恶,心净则业善。每个人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为尽量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心安是福》一书中的每一章节,特设禅话、开示、参悟“三段式”文体。

该书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编著,2013年9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心安是福》一书中,不只有佛理,亦有众生之理,世间之理。

 

(十一)

放下:既是解脱,又得自在

放下不仅是启迪智慧的开始,还可以从“放下”的解脱到“拿起”的重合过程中,让世人体会到真正的大自在。

 

永信禅话——

 

佛教中,对出家人有一句很具励志意义的话:“耐得寂寞几十载,青灯孤影感念禅。”意思是说,出家人要能忍受得了青灯古佛、粗茶淡饭、僧衣布履的砥砺,要能坐得住、想得开、放得下、拿得起,这样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这其中,“放得下”与“拿得起”并无严格的序位。你既可以理解为,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也可以倒过来理解,即拿得起才能放得下。

先说放下。

放下的禅意,就是为了净心修行,必须将生活中可能给你带来烦恼与“无明”的一切杂念(诸如虚荣的物欲、情感的困扰、权力的欲念、人事的纷争等五欲六尘)全部置之脑后,做到心无挂碍,无相、无住、无漏,这样才能修得正觉。若将这个禅意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行得通。

我们知道,佛陀曾创造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法门,都是佛陀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并根据众生的各种根性,设立创造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众生领悟人生真理,感受人间的福乐。其中,该放下的就得放下——正是最重要的法门之一。毕竟,人的身心负载额是有限的,假如你觉得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舍不得放下,那么你肯定一事无成。这就好比人坐船过河,过了河,船已是次要的。假如过了河,还要背着船在岸上走,岂不会被拖垮?

所谓放下则心安,心安则不乱,心不乱为涅槃,亦得福报。此乃在日常生活中悟出来的智慧。禅宗为我们留下很多关于“放下”的公案,讲述的不仅仅是要放下心里挂碍的东西,还要把这“放下”贯彻到现实生活中去,把能放下的一切全都放下,方能让自己从“无明”中彻底解脱。可是,道理好说,若要得此顿悟,则既要靠灵性,还要靠专注度。

佛教有一则著名的故事。那是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黑氏梵志能运用神通,但却心事重重,烦恼不断,丝毫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有人让他去向佛陀求教。于是,他双手分别拿着一个花瓶来到佛陀的座前,想把这两瓶花奉献给佛陀。佛陀见了,说:“放下吧!”梵志立刻把左手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放下来。佛陀又说:“放下吧!”梵志战战兢兢地又把右手的花瓶也放下来。可是佛陀仍说:“放下吧!”梵志不解地问:“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您还要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心里装着的各种念想。只有把心里的所有念想彻底放下,直至六根清净,没有什么分别,你就可以从各种烦恼和迷雾中解脱出来了。”

梵志这时才从佛陀的话中得到顿悟,然后顶礼而去。应该说,梵志得顿悟,绝不仅靠他的灵性,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专注度。佛教所谓参禅问禅得禅解,能从佛陀开示中获得顿悟,专注度是很重要的。专注是靠什么建立的?还是一个词:放下。

其实,人最放不下的无非是各种贪念。贪念多,心事重,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到头来,被误掉的恰恰是你的正经事。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垂钓?因为人都知道鱼傻,我执太重,一口咬住钩就放不下了。鱼的这种傻是被人摸透了,所以想吃鱼的人,只要找根垂竿,弄点鱼饵,往河边一坐,就等着傻乎乎的鱼来咬钩。相比鱼,我们自然会说人是理性的,不会像鱼那样因为放不下区区鱼饵而舍命,可是一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话不少人就说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也做了许多错事。

佛教主张放下一切,这不仅仅是指各种贪念,也包括不畅的心情、烦恼的情绪,最终还要把这“放下”的念头也放下。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可从“无明”中得到解脱。所谓“佛法随处可见,禅道随时可入”,只要你的心无所挂碍,皆可觉悟。

都放下了,无从可放了,怎么办?要我说,此正是你开悟之时。

还举一个关于佛陀的公案。

有一次,佛陀的堂弟阿难刚跟随佛陀时,拿着一朵花走到佛陀面前进献。佛陀说:“放下花吧。”阿难放下花。佛陀说:“放下手吧。”阿难放下手。佛陀又说:“将你的身心也放下。”阿难听了觉得很疑惑,心想:“身心如何放下呢?”阿难问佛陀:“身心要如何放下呢?”佛陀说:“放不下了,那就担起来吧。”阿难思忖片刻,忽然就领悟了。阿难后来成了佛陀著名的弟子。

有人问,佛陀叫人放下,又让人拿起,这不矛盾吗?我说,假如当时阿难也是这么理解佛陀的意思的话,那么他就难以成佛了。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一下前后文,你就会想到,佛陀的“拿起”并不是让你把放下的那些杂念重新拿起来,而是叫你将悟得的正修付诸于践行中,如僧人坐禅时要放下一切,但坐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总有结束的时候,也就是该做正事了,这就是拿起。从我们众生的角度理解,就是得悟后,应该把禅的机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而不是修一套,做一套。从这个意义上讲,“放下”与“提起”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为联系的,我们要将二者形成有机的整体,做到提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众生学佛修禅的真谛。

总之,拿起与放下说起来容易,但重要的还是要从现实生活中去领悟,去修证,这是非常踏实且有效的参禅门径,特别是对于道心坚定的人来说,很合适。放下,不仅是启迪智慧的开始,还可以从“放下”的解脱到“拿起”的重合过程中,让世人体会到真正的大自在。

 

 

高僧同题开示——

一行禅师

 

由于我们带着概念去接近真实,所以当我们观察真实的时候,真实往往被改变了形态,现代自然科学证实了这一点。其中有些人,已经准备抛弃诸如原因、结果、过去、现在、未来等概念,这些概念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构成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但是,要抛弃概念是不容易的。我认为,要透悟真实而不用概念来武装自己,好比赤手空拳走进战场。科学家的“盔甲”就是它所获取的知识和思想体系,而要把这些东西放下,是非常困难的。我相信,具有大智慧、敢于放下这种“盔甲”的科学家,必定是那些具有伟大发现能力的人。

宗教探索者自始至终都受到提醒,为了直接体验真实,他们必须放下所有概念,诸如自与他、生与死、常与无常、有与无。假如真实是不可描述的,那么直接体验真实的工具,也必须是空掉了所有概念的心灵。

 

 

印顺长老

 

现代人有太多的欲望难以满足,太多的怨气难以发泄,太多的痴情没有寄托,所以烦恼不断,焦虑不已,紧张恐惧,躁动不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放下,再放下……唯有放下沉重的行囊,你才能轻松地走回家。

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的光荣与福乐,不值得留恋。而“顾恋过去”,是众生的烦恼——爱缚,使我们在过去的回忆中,增加了失望与悲哀,低落了克难精进的努力。从业缘而成的当前境遇,应该随遇而安,渐求进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艰难,可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

 

 

参悟——

释延超

 

六字真言:看破、放下、自在。要能看到生命是短暂无常的,我们要放下烦恼,放下不愉快,短暂的生命经不起只在困惑烦恼中打转,我们要活在当下,快乐地面对人生,对一切事物坦诚面对,从容接受,欢喜自在……人生的快乐不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多少,而是我们放下了多少,放下的越多,你的快乐和幸福就越多。

烦恼,是因为你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烦恼和痛苦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没有谁让你烦恼,没有谁让你困惑,要智慧地、从容地在生活中体悟这个真谛。

 

邹相

 

一个青年为了寻找阳光,于是背个大包裹,千里迢迢地跑去向无际大师求助。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包里装的是我每次跌倒时的痛苦,每次受伤后的哭泣,每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走到了你这里。”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青年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念念不忘,它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突然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佛家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得下。”释迦世尊决定出家救世的那一刻,便誓愿放下、放弃一切,包括他的家人、他的荣华富贵、他的权势地位。若没有这些放弃与放下,就没有他证悟成佛的果报,就没有他上弘下化的殊胜功德。唐代的布袋和尚曾作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的“退步”,就是放下、放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