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刘元春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少林文化的精髓也在于禅。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平台,所创造、延生、演化、展现、凝聚形成的佛教文化“有机体”。不论是禅法、武术、医学、天文、建筑,等等,各种文化元素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它们之间都是相生相融、相辅相成、互为因缘、互为表里的,因而构成了一个“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不过,少林文化又不是一个一般的文化形态,它是佛教文化的,它的根源还在于佛教的信仰,还在于禅宗的精神。也就是说,少林文化的其他元素不论如何的“腾、挪、伸、缩”,都不能脱离一个中心,那就是佛教信仰或者说是佛教精神这个“圆心”;再简而言之,“禅心”是少林文化的灵魂。以“禅”为“心”(核心),以“禅心”为“心”(品格)——这里的禅心,就是禅定、禅净之心,就是超越、超凡之心,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少林武术也好,少林学术也好,只有坚守着这颗灵魂,才能充分展示少林文化的内在品格,才能具有持久的魅力!
人们在关注少林寺,但目前主要是关注少林武术,武术的功能和魅力。少林武术已经是少林寺的招牌。但我们基于少林文化的整体和内在魅力来考虑,这就需要研究者特别要注重探讨少林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应当探讨少林武术以及其他体系的内在精神脉络,要把握其中的思想灵魂。我赞同用“禅心运武”这四个字,觉得这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少林“禅”与“拳”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此类推,少林文化、“少林学” 的研究中,就能“纲举目张”了。
针对 “少林学”,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点,“少林学”也好,少林人类文化遗产申报也好,我觉得要赋予它信仰的价值定位。长久以来,佛教界与武术界争来争去的,就是少林武术和少林禅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赵朴初先生生前曾经为少林寺题词 “少林是禅不是拳”,就是明确了少林文化的信仰定位和价值倾向。这个“禅”是本,这个“武”是表,一为性体,一为相用,它们两个之间犹如一个人的精神意念与肢体表达。武术不是一个纯粹的肢体运动,它内发于禅心,外形之武术。这符合佛教信仰的精神追求,这一点是可以界定和规范“少林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所谓赋予它价值定位,即是说,少林寺就是少林寺,它是佛教信仰的一个活动场所,这个“少林学”是不能远离信仰的社会定位。因此,在“少林学”的研究过程当中,要分析和探讨少林文化的思想内涵以及少林寺的诸多行为实践,它是不是符合“人间佛教”的信仰需要,是不是一种现世落实的模式?我觉得,要提升“少林学”的社会价值,以及明确少林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定位,这是值得慎重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点,少林武术等文化体系既然也归属于禅宗的智慧,那么,在“少林学”研究中,我觉得少林武术的诸多套路演绎,完全可以赋予它“禅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一些武术家分析的武术套路中,讲到意、气、刚、柔等的关联和特性时,往往用“神秘莫测”来表达,这已经具有了“思想”的内涵和信仰的价值。意气引发也好,刚柔相济也好,我觉得都是在形制上,武术的套路之上,真正要达到神秘莫测的这种境界,绝对不是武术套路所能体现和表达的,这实际就是体现出了“禅心运武”的理念。事实也是如此。真正的武术高手绝对不在一招一式上,所谓意到、气到、力到,首先是一种理念上的、心念上的收放自如,力量上的强弱有度。这与禅宗的万念放下、任运自然,是相同的。还比如,刚柔相济,在禅法的修炼、禅心的洗练过程中,也是要运用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心灵深处的一种外形的反应。
我认为,在“少林学”的研究当中,不论是武术家还是禅学家,他们要建构一种恰当的、圆融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研究少林武术,不论你是以武术套路的哪个角度,都必须有这种基本的“禅学”修养。我甚至在想,未来的少林武术,假如要赋予它“禅学”思想而重新进行诠释的话,那么少林武术的价值会更大。
第三点,基于上述的考虑,我有个具体的想法,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祖庭,要为绍续禅法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即是说,“少林学”不能只在“学”,还应当有“修”,让学与修结合起来,才能使少林文化走入现实、走入人心。因此,我建议,在少林景区内可否修建一个国际性的、容量巨大的禅修中心,为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林文化的爱好者、中国佛教文化的信仰者,提供一个庄严的修学场地,让大家在这里“养德健身”“禅悦发慧”。
当然,这个禅修中心,不能只是一个建筑所构造的“禅堂”而已,而是要依据佛教信仰和少林文化的思想内涵,设置相关的法仪形制,容纳深广,契理契机。相信经过认真地学习修炼,培育道德,增长智慧,对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少林学辑刊》(第一辑),释永信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