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全方位研究少林文化

◎【江苏】杨维中


少林寺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尤其迅速,成为一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寺院。日前,又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这一特定时刻,教界的法师、学界的专家等聚集一堂,对于少林寺的历史做些回顾、探讨,更重要的是对于少林寺的未来发展做些展望,提些建议,确实很有意义。本人适逢盛会,自然也应该有所献言才是,因此,不揣冒味,多言几句,仅供参考。


一、“少林学”何以可能?

依照人文学科研究的一般惯例,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努力,在某一定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系统性成果之后,逐渐被社会所承认,于是便可宣告此领域可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从结果上来说的。在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细分的趋势作用之下,学科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泛化、专门化。因而,总的趋势是学科名目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更由于弘扬民族文化的考虑,以特定的学术研究领域设想对独立的“学科”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当然,反对这一趋势的人也很多,当然也可以找到很多很过硬的理由。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尽管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数量也很多,但与异常宽广的传统文化领域来比,人数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弘扬复兴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

在这种情形下,提出一个建立学科的设想,竖起一杆大旗,建立一个地盘,聚集一帮有志于这一领城研究的学者,对于快速推动某些领域的研究,确实能够见到奇效。最突出的例子至少可以找到两个,一个就是举世瞩目的“敦煌学”,一个就是异军突起的“法门寺学”。对于前一个,人人知晓,无需多言。而后一个则可直接为今日起,尽快建立“少林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法门寺在历史上固然有名,但明朝以后的衰微甚至默默无名却也是事实。1987年出士的佛骨及其唐代文物,一时震动世界。在掀起“法门寺佛骨热”之后,季羡林等先生顺势提出建立“法门寺学”的想法,后来被当地的官员所热衷,于1990年召开学术讨论会,探讨“法门寺学”成立的可能性,随后成立了“法门寺文化研究会”。本人当时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适逢其事,当时对于学科的名目仍然抱有“神圣感”,因此并不大赞成“法门寺学”的提法,认为这只能是一种宣传谋略,也许会贻笑大方。不料,也许是佛骨的感召力使然,也许是唐代宏伟的文化使然,在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参与耕耘下,十七年之后,“法门寺学”应该说还是像模像样地“立”起来了。从这个角度说,建立“少林学”不但是可能的,不是需要论证可行性怎么样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成立的问题。甚至可以说,现在宣告成立,有一些嫌晚,应该更早一些。

成立这样一个学科,有些什么好处呢?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以此名义,号召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对于少林寺及其围绕少林寺各个层面的文化研究,应该说并非空白,而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武术界和历史学界,对于少林功夫的研究成果尤其丰厚。而相对而言,佛教界、佛学界等其他学科的学者参与不够,成果也不够丰富。特别严重的是,现在的研究,不同领域、不同学术背景的人,很多时候在自说自话,因为各个行当里面,从自己的行业、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有关少林寺的资料解读是不太一样的。


二、“少林学”与“少林文化”

我在准备提纲的时候,没有用“少林学”的概念,我用了一个“少林文化”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商榷的。但是,我感觉当初我们在论证“法门学”的时候,包括我们内部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行,所以当时用了一个比较弱的概念,大家不太反对的一个概念,就是“法门文化”或者“法门寺文化”,因此我们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就叫“法门寺文化国际研讨会”。所以,我在来开会之前,仿照我们当年论证“法门文化”的框架,用了“少林文化”的概念。

我的提纲里写的是:少林文化的内核是什么?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这跟“少林学”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少林学”是从学科角度来总结的,所以今天不同学者总结了历史等几个层面,这是学科的概念。我在这里想探讨,如果存在一个以少林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系统的话,那个少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佛学界、佛教界、武学界、历史学界,恐怕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把“少林文化”界定为一种以佛数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少林武术在这种文化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和它的历史演变问题。

如果从有佛学背景出发,我还想提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僧人习武的合法性问题,就是僧人习武跟佛教戒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昨天提到了从禅定功夫切入习武的问题,这是一个角度,但是又有人说,昨天武学界的几个学者讲了这个好像是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少林拳法和禅定是有关系的。黄心川先生提出少林武术可能和印度的来源有关系,我从直觉上还是比较赞同黄先生的意见,说不定少林拳法真的跟印度的瑜伽术有关系,当然这个还有待于证实。昨天,我也和武学界的学者交流了一下,少林的武功在民间的发展壮大,在中国文化中的重大影响,其实现在的材料可以证明的,恐怕是明代以后,就是唐宋这一段历史中,少林寺是不是以武功名世的?是不是这个寺庙的立寺之本就是少林武功?依照我来这个会之前看到过的材料,唐宋时期寺庙还是一个佛教祖庭的概念,还是以这个名世的。武功当然有唐王的一段历史,所以少林寺受到朝廷的重视,但是不至于说唐宋时期,少林寺的核心面貌就是一个“武”的概念。

明代以后,特别是抗倭战争以后,恐怕少林寺武学的面目在社会影响方面有可能超过了佛教的内容,因为恰好这个时期是中国佛教作为宗教的衰落期。那么,少林寺武学层面的内容浮现出来,能够作为这个寺庙在世俗文化地位的一个象征、一个镇寺之宝,它这时浮现了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做历史文化研究。那么,从现实层面来看,从我的角度,我知道“少林寺”三个字就是李连杰演的那个电影,我那时候上初三吧,“少林功夫”的概念,我的感觉可能和这个电影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功夫是禅定的、佛教的,少林是寺庙的概念,把这四个字连成一个词组,我感觉恐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一个概念。我们 “申遗”用的这个题目,这个与当代社会包括社会各界对少林寺的界定、认同有关系。其实,少林文化实际上有一个历史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它的称呼不一样,世人对它的理解不同,就有不一样的名称。这是第一个问题。

少林文化的内核,我感觉应该界定为佛教的、禅宗的、律宗的,这是从宗派的角度讲。那么从这个角度里要具体的研究一下少林武术和佛教,特别是和佛教的禅定的关系、少林寺和养生学的关系,这些内容就构成了从内核里面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总之,存不存在“少林文化”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称呼,这个称呼能够成立的话,它的内核,它最本质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提出来是佛教的,这就需要把佛教与少林武术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当然,也有人可能会提出来少林功夫是一个核心的东西,那我的感觉是,明清以后少林文化的核心,恐怕在演变,明清之前还是佛教的内容居多。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申遗”的优势

少林寺在前几年启动了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尽管由于各类竞争者众多、国家文化主管部门从不同角度的考虑,多表明从申报到批准需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少林寺在其周边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于少林寺品牌的保护,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我原来准备的内容中,想讲一下少林寺申遗的策略和重心问题。这与我前面所讲的少林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佛教的、禅宗的看法相一致,我原先以为以“少林功夫”来概括少林文化是不够的。但来参会之后,了解的申遗报告的部分内容,原先的想法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我原来准备讲一个跟少林文化内核有关联的、我们申选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听了会议之后,我原来的感觉,光有少林功夫的概念不足以涵盖少林文化的内容,因为少林文化(我喜欢用少林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是一个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内容和层面都有关系的一个东西。用功夫的概念,我有两个理解,一个是它主要涵盖了少林武术;第二个是,“少林功夫”这四个字,它的组合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但听了会以后,我又感觉很矛盾,就是说世界上的人也就是说外国人对少林寺的认同,是从“功夫”开始的。

我们申报的时候,用一个他们不熟悉的历史文化概念,甚至想用一个包罗万象的、把少林寺内容都揽过去的概念,申遗恐怕也是有问题的。我本来是要讲我们应该用“少林文化”的概念去申遗,但是来了之后,我比较矛盾,感觉我原来的设想恐怕是不对的,我们还是应该和外国人的这个心理预期有关,方便他们投票,而且这个申遗报告把我原来考虑的忧虑打消了。所以说,名字是一个招牌,像刚才讲的文化是一个筐,功夫也是个筐,看你怎么装了,装得好了,可以把少林文化的全部内容装进去,所以我觉得论证报告还是很丰富的。

正如释永信法师所讲的:“少林寺申遗报的是功夫,而不是武术。功夫是修行,是参禅。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申报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才是有价值的。过去人们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认识少林功夫,通常称为‘少林武术’。随着认识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觉得‘少林武术’一词无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宗教文化价值,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少林功夫’这一新的提法,正确诠释少林功夫的完整内涵。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佛教文化体系。”我完全赞成这一看法。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少林学辑刊》(第一辑),释永信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