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延邦
自从我来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苏溪村的资寿寺,一晃多年过去了。该寺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是一处以佛教为主、道教为铺的和合型寺庙。寺内的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全寺由三组建筑构成,主体建筑呈轴对称格局。2001年,资寿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宁静的夜晚,是身在他乡的游子,思念故土的时间。看着自己在笔记本上写的一段话:“风吹的路很远,我有理想,不负良心,一个追梦他乡的少林人,为传承延续文化而努力。”看着这段话,想起师父释永信大和尚在少林寺忙碌的身影,想起师父对我的点滴关爱,眼圈也情不自禁地湿润了。此时,我和少林寺及师父释永信大和尚之间的故事,也在脑海中渐渐地清晰起来……
我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台陈镇张陈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踏踏实实、安分守己的农民。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武术,跟村里懂些武术的邻居学习。在2000年,我刚刚11岁,父母看到我对武术尤为痴迷,就送我到河南登封的一家武校习武。经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在2001年年底,少林寺武僧团到武校选拔优秀学生时,我有幸被选中,成为武僧团的一员。此后,我就在武僧团里学习、训练,挥洒着汗水,放飞着梦想,将少林寺也看成了自己的家,将师父释永信大和尚视为自己的家长。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释永信师父时,觉得他法相庄严,特别像一位修行深厚的高僧,对他的亲近感尤为强烈。记得他这样对我说:“你还小,既然选择了习武这条路,就要肯下劲儿,把底子打牢,以后有你施展的平台。”听完他的这番话,我心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在少林寺常住了几年,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修行生活,特别是非常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2004年农历四月初八,师父还带我到香港宝莲禅寺参加佛诞日祈福活动,说是让我开开眼界、拓展视野。师父带徒弟,总是不遗余力,呵护备至。2005年6月的一天,师父把我喊过去,问我在寺院的生活怎么样,我说正是我所希望的生活。师父笑着说:“你还得把佛教文化基础加强一下,还需要去历练和体验生活。”然后,师父就安排我去少林寺下院——巩义慈云寺学习和生活,当时我学了佛教知识、佛教礼仪、规约等,也跟下院的法师们一起上早晚课、出坡劳作、接待、交流等。有一回,师父陪宗教局的领导到慈云寺视察指导工作,见到我就问:“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学习有没有进步?功夫没有拉下吧?”师父的几个发问,问得我泪水涟涟,我连忙说:“都好呢,师父,有您的关心和爱护,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2005年年底,师父让我回少林寺,在少林文化学院继续学习,并鼓励我多读书,多了解少林禅武医艺文化。当时,延萨法师、永成法师为我们授课,经常拿师父当榜样,说师父即便是事务再多、工作再忙,也要抽空读书,到禅堂里打坐。2006年,普京总统访问少林寺时,师父还让我参与接待工作,给我这个重要的锻炼机会。师父还让我到禅堂里坐香,当时他对我开示道:“少林寺的历代禅师,几乎都是在禅堂里成就的。久坐有禅,动身不动心,少林寺最核心的是禅不是拳。”师父的这番开示,让我铭记于心,终生难忘。
释永信大和尚现场指导工作
2008年,少林寺选拔武僧参演《佛经》舞台剧,经过层层挑选,我有幸被选中,此后,先后随《佛经》演出团出访38个国家和地区。师父对《佛经》演出团给予了大力地关心与支持,每次我们出国前,师父都会给我们开示,并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记得有一次,在《佛经》演出团出发之前,师父专门把我们几个年纪小的成员喊过去,和蔼地说:“你们年纪都不大,出去了要听你们领队的话,不要乱跑,以免迷路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过去,平安归来!”师父的话,甜甜的,听在我们耳朵里,暖暖的。
《佛经》这个舞台剧的英文名是《SUTRA》,又名《空间》,主要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结合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少林功夫故事,既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艺术形式,又凝聚了东西方智慧。该舞台剧也是师父的创意,他是想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在海外更好地弘扬少林功夫与少林文化。《佛经》剧组由著名编舞大师希迪·拉比·彻卡欧担任导演,由5位世界级音乐家作曲,20位少林寺武僧共同参与。自2008年5月《佛经》舞台剧在英国伦敦首演至今,已走访过30多个国家的近百个城市,吸引观众数十万人次,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师父的创意总是与众不同,总是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让人敬佩不已!
在师父的身体力行下,少林僧团在海内外的声誉越来越好,我对少林寺的生活也越来越喜爱。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2009年农历三月初一,我在少林寺礼释永信大和尚剃度出家,他为我取法名“延邦”。当时,师父慈悲开示道:“从在少林寺习武,到选择在少林寺出家修行,这是你人生的重要转折。给你取延邦这个法名,寓意深刻,‘邦’是经邦济世之意,希望你恪守戒律,虔诚向佛,发大愿心,为少林寺的传承与发展出一份力。”随后,师父安排我一边在少林寺僧伽培训班继续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一边随《佛经》演出团奔赴世界各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对师父的悉心栽培,我深怀感恩之情!
2011年,因缘具足之际,在师父的关爱下,我到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永清寺受具足戒,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大和尚担任戒和尚。戒期中,我谨遵师父的教诲,认真学习佛教的各类戒律知识、礼仪仪轨等,顺利圆戒。回寺谢师时,我虔诚顶礼师父,他慈悲为我开示道:“你现在是一名出家比丘了,就要担当起比丘的责任,多发大愿,上弘下化。能托钵的不一定能布道,能布道的一定能托钵。”师父还叮嘱我要多参访、多参学,不断地提升个人修行。
灵石县资寿寺山门
在师父的鼓励下,我很快便开始了游学、参学之旅。2011年下半年,我游学至山西石膏山,并在石膏山铁佛寺挂单。很快,我便结识了时任灵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的裴春生先生。在我们交流时,他谈到灵石县资寿寺未来发展一事,想依托少林寺的力量,来发展资寿寺。他还谈到,此前已经与县里的领导沟通过,大家对此事达成共识,希望有机会能与少林寺结缘。我对资寿寺早有耳闻,得知那里尚无僧人入驻,于是,我便向师父介绍资寿寺,并谈到灵石县想与少林寺合作的事情。2012年,我与灵石县政府的领导一起去少林寺考察,同年10月,师父便派遣我入驻资寿寺。师父多次对我们这些弟子们说:“看准的事情,就要立即着手去做,不能耽误,不能犹豫。”就这样,我从少林寺到了资寿寺,直至今日。
2013年7月22日,对资寿寺常住僧人及护法居士而言,有一件大喜事,就是师父亲临资寿寺。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资寿寺自成立以来,以弘法利生为己任,深受民众的喜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内蕴,能为大家带来法喜、安宁、健康和幸福,希望灵石县资寿寺在将来能有更好地发展,能更好地弘法利生。”师父这次莅临资寿寺,正式启动了少林寺与灵石县的合作序幕。
2014年2月和7月,灵石县政府与晋中市政府先后派考察团抵达少林寺商谈合作,终于在当年的8月21日,在少林寺签订了合作项目书,由少林寺托管资寿寺,接收其为下院,委托期限为30年。灵石县将依托少林寺,在保护国家文物资寿寺的前提下,将资寿寺打造成为佛教文化传承区和展示区,打造成为灵石县的文化品牌,使得资寿寺以集慈善、养生、武术、禅修、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形象重新焕发光彩。这是师父的大手笔,也是我一生能为之付出的事业!
到了资寿寺之后,可谓是百废待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按照师父的教导,我首先将建寺安僧、恢复法务、僧团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我先是恢复了寺院的早晚功课,因为我们的不懈努力,当地有些寺院的法师也经常到我们这里来,相互交流互动。有些重要的法事活动,外面寺院的法师们也都过来帮忙,寺院的香火也逐渐兴盛起来。我按照师父对少林寺僧团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资寿寺,比如在僧人作息这方面,要求僧众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四点半上早课,六点过早堂,七点至八点出坡,九点至十点诵经、学彩塑,十一点半过午堂,下午一点半进行以少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高校活动,下午四点半晚课,晚上八点打板回寮。这样的作息制度和管理模式,使得僧人们每天的修行生活都非常充实。而这些成熟的经验和模式,都是师父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我只不过是现学现用了。
在资寿寺住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管理寺院和僧团是非常不容易的,跟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处理关系也经常是无比困难。有时候,我实在是不想坚持了,就给师父抱怨一通,他总是耐心地劝导我,让我静下心来,沉着应对。记得有一次,师父这么劝导我:“做人难,做事更难。想做事,就会有非议;不做事,又难以发展。日子要慢慢地过,路要慢慢地走,茶要细细地品。只要你能坚持方向,坚守宗风,守住本真,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就这样,我在坚守宗风、守住本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且歌且行!
资寿寺常住院掠影
在资寿寺未来的发展上,我多次回到少林寺,向师父汇报我的想法。经过与师父反复地沟通、商议,最后确定资寿寺的未来规划理念为“两带八区”:第一带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包括一区:资寿寺的彩塑传承区;第二带为“综合文化区域”,包括七个区:禅文化体验区、武文化展示区、医文化养生区、实景演出区、禅修区、精品培育区。为了扩大少林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资寿寺先后与两所小学、八所高校建立起友好的交流关系,几乎每周都会有寺院的僧人到学校开展功夫教学、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资寿寺常住了十年,个中艰辛,冷暖自知。正是有了师父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导,我才有信心一直坚守道场,因为师父多次对我讲:“久住有缘,庙是要靠守出来的。我们每个寺院的负责人,其实都是守庙人。一直守下去,你就会收获一片天地。”师父的话语,总是简单直白,却又简明扼要、切中肯綮,给人以涤荡心扉之感!
多年前,师父就对我们讲,他曾在1995年去印度朝圣,希望以后能再次踏上佛陀的故土,去感悟佛陀的伟大之处。2017年11月,众缘和合之际,师父亲率一行32人的朝圣团,到印度、尼泊尔参访佛陀圣迹,并圆满了15天的朝圣之旅。我有幸跟随师父一起,先后到鹿野苑、灵鹫山、那烂陀、王舍城、祗园精舍、拘尸那迦等圣地朝拜。一路上,师父都在赞叹佛陀的一生,鼓励我们勤参佛法、饱学饱参,发愿为法忘躯,续佛慧命。在朝圣的路上,师父还为我们开示为人处世之道:“做人要破局,瓦罐打碎方见真空,真空即妙有;做事要方正,从一而止才叫正。”我明白,师父这是在旁敲侧击,希望我们这些弟子们都能初心不改、守住本真,为佛法的传承与弘扬做出衲子的本色!
2020年10月4日,佛光普照、道场生辉、龙天欢喜,师父再次莅临资寿寺,考察指导寺院工程建设及疫情防控工作。本来我想着师父已经坐了五六个小时的车,周身劳顿,想请他去宾馆休息之后再到寺院。怎知,他不愿去宾馆休息,要求直接去寺院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师父略显疲惫的面庞,我的眼里盈满了泪水。师父对我们坚持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信众正知正见、正言正行给予了肯定与认可,希望我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风建设,更好地服务一方信众,使资寿寺成为人间净土。师父还强调,一定要做好寺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如僧团管理制度、寺院财务管理制度、寺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寺院文物保护制度等,依法依规,有条不紊。有了师父的这些指导,资寿寺未来的发现前景就更为清晰了。
师父做任何事情都很有章法,且视角独特、见解深刻、高屋建瓴。正如他自己所言,一个人除非不做事,只要做事就会被人关注、被人非议。师父从1981年到少林寺,至今已40余年,将他的青春与汗水都洒到了少林寺与佛教的发展之中,更是将少林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正是师父为少林寺、为佛教界、为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才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非议。对于网络上对师父的非议和恶意炒作,我从来都是无视的,因为师父行得端、走得正,一直以“大勇至善”“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为座右铭。自从我入驻资寿寺之后,才明白柴米油盐的不易,才明白作为少林寺大家长的师父,四十年如一日的艰辛。
我的师父释永信大和尚,他周身上下都充满着正义和正气,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一生的依怙!
(作者系少林寺下院——山西省灵石县资寿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