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时代价值——以2020年“少林学”学术研讨会为例

邹相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原建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成为中国“释源”。佛教在这里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位于中原大地的嵩山少林寺,首倡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广弘禅法,声名远播。根植于中原大地,集佛教禅宗文化、禅武文化、禅医文化、禅艺文化、建筑文化、碑刻文化等于一体的少林文化,与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2020年“少林学”学术研讨会为例,阐释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时代价值,意义殊胜。

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少林学”

2020年10月17日至18日,由少林寺主办的“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禅宗祖庭少林寺举行。

在17日的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河南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胡宝新,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杨三忠,郑州市民宗局局长杜敏生,登封市政协主席杨戌超,登封市委统战部部长李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黄夏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中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麻天祥等出席。

杨三忠在致辞中说,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标准呼之欲出,少林寺能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重视文化传承的新趋势,将少林档案与新技术、新应用结合起来,对于少林文化大数据搜集、整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论坛的召开还将形成新一轮的“少林学”研究热潮,对促进少林文化的弘扬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

杜敏生在致辞中说,中原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交流,旨在落实党和国家黄河战略,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少林故事、嵩山故事、黄河故事、中国故事,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李力在致辞中说,少林寺是禅宗祖庭,中国佛教名刹,积淀深厚,是少林文化发祥地,在对外文化交流、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办“少林学”研讨会,旨在挖掘少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进一步认知与诠释佛教中国化。

李中华从佛教与生态环保的角度,肯定了“少林学”创建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对本次研讨会所设立的三个分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少林学”研讨会能持续办下去,成为一门完整的、有影响力的学科。

中国佛教协会发来贺信,祝贺本次“少林学”研讨会的召开。贺信中说:长期以来,少林寺在释永信法师的带领下,坚持“禅武并修,文化建寺”方针,致力于“少林学”的创建、研究,大力推动少林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积极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传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少林文化内容丰厚,值得深入挖掘

本次研讨会分设三个论坛:少林寺(宋以前)碑文研究、佛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

少林学是研究与少林文化相关的学问,少林寺大量的碑刻史料是研究少林寺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对少林历代高僧大德及少林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客观的阐述,是研究少林学的基础。在“少林寺(宋以前)碑文研究”分论坛上,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以《嵩山唐碑保护与研究综述》为题,谈到嵩山唐碑在保护和史料研究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少林文化的普世价值,并指出:少林文化研究应着眼于丰富性、系统性、创新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文明以《与〈大唐嵩山少林寺故寺主法华钧大德塔铭并序〉整理研究》为题,阐述了少林寺现存碑刻的重要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希望将少林寺碑刻的研究全面纳入“少林学”的架构体系中。

“佛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分论坛着重探讨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儒道等诸家生态思想的交融与促进,以及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佛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分论坛上,武汉大学教授麻天祥在其论文《佛教“缘生”哲学与现代生态文明》中提到,佛教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韩焕忠以《马一浮“护生即护心”思想发微》为题,论述了该思想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起关心生态平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数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少林寺档案资料的建设是少林文化的建设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分论坛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郝伟斌以《少林寺档案文献资源的特点及价值》为题,谈到少林寺是佛教文化和禅宗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些都通过宝贵的少林寺档案文献资源得以体现和印证,从而表明研究与拓展少林寺档案文献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卜鉴民以《打造世界遗产城市的档案贡献力》为题,探讨少林寺在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发挥档案文献遗产的力量,让少林文化的普世价值得到全面的凸显。

嵩山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少林文化是嵩山文化、中原文化的突出代表。本次“少林学”研讨会开设的三个分论坛,不仅能进一步认知与诠释佛教中国化,深化黄河文化研究,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重视生态环保、传承与弘扬佛教生态环保理念,推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的社会实践;通过对少林寺宋代以前的碑文研究,能够准确地了解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与发展,体验少林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通过推进“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的研究,能有效地保护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这些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利用厚重的少林文化遗存和新技术手段,更加有效地保护少林文化、弘扬少林文化,深入地挖掘少林文化的潜力,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

三、“少林学”的提出及未来的发展

“少林学”概念最初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提出,得到季羡林、饶宗颐等多名国学泰斗的认可与支持。他们倡议系统研究少林禅、武、医、艺,构建现代“少林学”学术体系。2005年底,少林寺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共同举办首届“少林学”学术研讨会,由此拉开了“少林学”研究的序幕。

之后,“少林学”的学术研究一直未曾间断。其中包括“少林寺与北朝佛教学术研讨会”“少林寺与隋唐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活动。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少林学”作为一个学科,是新时代少林信仰、少林精神、少林文化,少林禅、武、医、艺,以及少林人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他们希望少林寺能经常举办“少林学”学术研讨会,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内在深蕴,向世界贡献少林智慧、少林力量。

释永信法师在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中说,少林文化是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林学”是研究与少林文化相关学问的延续和完善,通过对少林历史的梳理、当下少林的记录及未来少林潜力的挖掘,与社会各界共建、共享。谈及“少林学”未来的发展,他表示,少林寺将会组织各方力量,像研究“故宫学”“敦煌学”一样研究“少林学”,让“少林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助力。

四、少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内蕴深厚的佛教寺院,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天下第一祖庭”。更为显著的是,少林寺的历史不仅漫长,还是连续的、活态的历史,虽然历经兵火战乱,以及重重法难,但少林寺薪火相续、传承不断,一直有序传承到今天。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安息地,见证着少林寺千余年的文化更迭。少林寺的建筑、雕刻、壁画独具特色,且大多为历史文化精品,沿袭至今。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来少林寺参访、游玩的不计其数,留一下了一大批墨宝、诗句;等等。这些众多的金石文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传资料,既是少林寺连续不断的历史的见证,更是少林文化形成的重要依据。

少林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典范。少林寺建立初期便设立译经堂,翻译了《十地经论》等佛经,有很多印度来的译经大师在少林寺参与经典的翻译,为印度佛教和印度文化传播到中国做出了贡献。后来的中国佛教对外传播,在东亚形成汉文化圈,少林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纵观历史,无论在哪个时期,在民族危难之时,少林寺没有将自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是毅然担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重任。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少林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少林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儒、道、佛文化在少林寺得到凝聚与升华,仅从“混元三教九流图”便可看出少林寺在文化融合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少林文化的包容性、吸纳性和凝聚力。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造就了少林文化的深厚内蕴;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异彩纷呈,造就了少林文化的圆融无碍。可以说,少林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得以提升的增效剂,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则是少林文化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另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禅武精神。内禅外武、禅武合一是少林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内外、体用、刚柔、动静的统一,这是中印文化结合的典范,是佛教中国化的彰显,更是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创造性的体现。

时下,少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佛教,很多是通过少林文化这个窗口。我们的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华文化的卓越智慧,而少林寺在海外建有近两百个少林文化中心,习练少林功夫者有数千万众,这些载体在传播与弘扬少林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与发展。

概括来讲,少林文化已逐渐进入世界各国的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的一张重要名片。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时代价值,意义殊胜,影响深远!

(作者系少林寺网站主编、少林寺《禅露》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