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龙 欧阳天宁 邢萌萌
少林禅弓是2017年新兴起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融合了传统射箭与少林禅宗的核心技术和文化理念,是这两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少林禅弓在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号召的同时,也对传统射箭和禅宗文化起到了推广以及弘扬的作用。
据释永信法师主编的《少林禅弓》一书中界定,“少林禅弓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禅宗文化与中国传统射箭的有机融合,是一项通过射箭运动来促进身心健康的综合性体育文化运动;少林禅弓倡导‘引弓入禅,以射悟道’;它兼具礼仪性、观赏性、竞赛性,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现代生活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少林禅弓是少林寺推动少林文化走向社会,促进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尝试。”
徐开才、马明达、孟繁爱等学界与射箭界泰斗人士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教学、技术、考评标准、赛事规则等多方面完善少林禅弓,进一步将其规范化、标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少林禅弓实则是众多研究少林文化和“少林学”之人希望看到的一个文化产物。从传承、弘扬、发展文化的角度来说,少林禅弓无疑是少林文化创新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少林禅弓与传统射箭
(一)少林文化与传统射箭的结合催生了少林禅弓
少林禅弓的诞生,与当下我国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需求相吻合。同时,也联结了传统射箭爱好者和少林文化爱好者两个群体的迫切希望:一方希望传统射箭能够以“推陈出新、去粗取精”,但仍然保留本土射箭特色的形式出现,这个特色包括如何将礼射的“寓教于射、寓德于射”以及军事活动中武射的“富‘兵’于射”(这里的“兵”,指能够对习练者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融入少林禅弓当中;另外一方则希望能够“寓禅于射”,将佛法禅宗融入到其中,传播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借助这样一种运动形式来重新诠释禅修,为少林禅宗文化的修行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同时达到传播禅宗文化的目的。
随历史溯源而上,少林文化与传统射箭的现实联系非常紧密,从起源的角度来说,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同出一源。少林文化的核心——禅宗文化,其实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后的产物。两汉之际,印度佛教经陆路,以中印两国之间的小国为媒介,依靠翻译经典传入中国。在翻译经典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做了非常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原来经受过偏道思想熏陶的士大夫和文人学者纷纷出世,遁入空门,由于文化层次普遍较高,他们也就成为了沟通、融汇佛教与儒道思想的承担者。因此,出现了一批继承传统观念,用中国语言文字宣传佛教思想的佛教学者。他们的加入,促使了佛教在思想、文化和制度方面的进一步中国化。
隋唐时期,佛教学者的学识素养在长期的经典翻译和儒道佛思想的融贯之中,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地位的上升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为佛教创宗立派创造了客观条件。于是,在此时期,禅宗在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熏陶、影响下,接受佛教解脱思想的启发,吸收佛教外壳,打着佛教旗号创立宗派。禅宗的创立,也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完成。
(二)少林禅弓丰富的文化内涵
少林文化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精神、文化、制度三个层面有了入乡随俗的变化。首先,精神上受到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禅宗转向重视人的现世,着重从人的心性方面,去探究实现生命自觉和理想人格,这与儒家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相呼应。其次,文化方面,处理宗教发展中的政教关系,采用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与社会道德衔接的过程中,以心性论的方式给与士大夫阶层和平民阶层提供精神安慰;强调五戒与儒家五常的一致性,以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法敦促百姓遵循忠孝。最后,制度方面,“宗法门头制度”的传承模式和禅宗丛林制度为代表的中国化僧团管理制度,与儒家构建的宗族伦理体系和“武举制”人才选拔制度有借鉴关系。
传统射箭也同样受到儒家文化的洗礼,在孔子的影响下,传统射箭被列于“六艺”当中,并且经由“射”文化总结出了一套人生哲理,成为教化育人、强调官吏等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唐代创“武举制”之后,传统射箭就被设为人才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技术和理论方面的不断交流,形成了中国独具文化特色的“射学”,其内容涵盖了射箭的方方面面,如射箭的制作,到礼仪、训练,甚至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体系。因此,在部分射箭文化上,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射箭文化的理论基础,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我们现在推崇的传统射箭文化。结合少林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具备武事人才储备和管理制度的事实,由此看出,少林文化对传统射箭的继承是吸收儒家文化时自然的接续,即是对“射”文化的延续,也是少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这种延续为少林文化接续传统射箭做了铺垫,也为少林禅弓的诞生提供了前提。
(三)少林禅弓丰富文化内涵的实践体现
少林禅弓作为这两种文化互相成就的产物,在实践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传统射箭以心立法,合术于禅。少林禅弓这一文化项目的出现,结束了传统射箭在现代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存续问题。自清末以来,传统射箭的演变与发展,向我们展示了本土文化在社会的巨变中,从原本的习以为常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它不被主流文化体系认可,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地推广和弘扬;它不再是社会生产方式当中的一环,也不再具备作为生产工具和军事武器的优势。传统射箭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修正与调整自身,包括器材工艺、选材、技术、比赛规则、形式等都在进行不断的尝试,但始终缺少一个落脚点,将古人关于射箭的智慧与当今现实社会相连接的点,也就是传统射箭的核心理念。用徐开才先生的话来说,应当是“术道并重,内外兼修”与“精于术者才能悟于道,悟于道者方可驾驭术”当中的“道”。
少林禅弓则以平常心、不动心、忘我心立射箭之法,合习射之术、竞技之术。反求诸己于禅,实现传统射箭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的衔接,解决了传统射箭从“术”向“道”的思想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射箭研究者所提到的对“射学”内容的丰富与补充。这是文化互补与融合的过程,也是前进与发展的过程。
其次,少林文化寄禅于射。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禅宗思想的集散地,其基本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说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相对动态的表现,那少林禅弓就是少林文化相对静态的表现,也是少林文化继少林功夫之后走向大众化的又一运动项目。少林文化是少林禅弓的生存土壤和理论基础,少林禅弓作为少林文化的补充,又为其弘扬与传承开拓了新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
二、少林禅弓发展展望
(一)以“禅弓”为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庞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射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地位不容小视。禅弓又作为传统射箭的创新项目,它不断地汲取传统射箭的文化底蕴,又结合少林禅文化等,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提供动力。少林禅弓现如今作为少林文化的一大特色,应持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清晰自身定位,了解其他文化走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作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先行者。
少林禅弓应积极借鉴少林禅文化和少林功夫的发展经验,参考禅文化和少林功夫发展的历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多举办社会性比赛、社会培训,加强沟通交流。丰富传统射箭体系,在多民族、多文化的不断交流沟通中,复兴悠久的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将此文化作为代表之一,联合其他文化,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速度。
(二)以“禅弓”特色增强民族自信
少林禅弓中蕴含着丰富的禅文化,少林禅弓又将“竹木弓”和“竹木箭”作为自身独树一帜的特色,将禅修的要旨深入地展现在少林禅弓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技术方面,采用“中大”拉锯,增加了射中靶心的难度,对于选手的要求更高,同时也更纯粹。人们习射过程中,能摒弃不良烦扰,更多地与心灵进行沟通。习射之际也有诸多要求,如“心气不静不射,衣冠不整不射,礼仪不周不射”等,这些因素会使得人们更能心平气和地去习射,也能更快地领悟禅修的真谛。
同时,在少林禅弓比赛举办的过程中,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友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射箭比赛中的排位赛与淘汰赛,为参赛与观赛选手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与充足的沟通时间。少林禅弓所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族自信。对此,少林禅弓应继续努力,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中华民族更加自信。
(三)少林禅弓要接轨国际化
像少林功夫一样,少林禅弓也要接轨国际化。少林禅弓要以其少林文化背景下的优势和特色,不断吸引国际友人的学习和习练,像少林功夫一样,海外的少林功夫交流中心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少林禅弓所需要的条件;少林禅弓院积极培养师资,并派遣教师去其他国家传授少林禅弓技法,扩大少林禅弓普及覆盖面,提高少林禅弓知名度,让其迈向国际化。但此方面囿于种种因素,开展起来不会特别顺利。我们射箭爱好者或者射箭研究者,应积极主动担起这份责任,为少林禅弓乃至中国传统射箭的发展添砖加瓦。
任何一种项目的复兴与发展都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国家制度的推动,射箭泰斗们的支持与积极推动,少林禅弓本身也应持续丰富其文化内涵与技术体系,射箭爱好者也应大力推广宣传,从而使少林禅弓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样才会加快少林禅弓国际化进程。
少林文化与传统射箭的交融而呈现的少林禅弓,不仅展现了两者文化的相通、相同之处,更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海纳百川与少林禅宗的入世和圆融,同时也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发展之路上不能闭门造车,文化之间需要不断交流与融合,才能找到新的生存路径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