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夏年
“夫天下文山让(五)岳,四方之岳让中(岳)”(《嵩山少林寺辑志》卷1),中岳嵩山居五岳之中也。嵩高热土,“二气肇兮,万类森然,峙而为山,流而为川,奠方布润,千祀万年,岘山堕泪,邺渠永传,一丘一壑,得丽斯延,仰止嵩高,峻极于天”(同前),洞天福地、佛教禅源,风景如画,林木参天,山峰逶迤,云海飘逸,前来参拜的香客与旅游者络绎不绝,文人墨客填充留宝无数,香火旺燃如缕如织。玄奘法师长契神情,“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千古而无对。”(《佛祖历代通载》卷11)故“溪山之胜,林壑之美,人所同好也。而于幽人野士,常独亲焉,必志不拘于利欲,形不胶于城市。养心于清静,养气于澹泊,养视听于寂寞,然后山林之观,得其真趣。”(《南岳总胜集》卷上)好山好水必有好景留念,嵩高之地的少林寺山野形胜,一千余年来始终不衰,占据了后皇封禅、三公视秩的高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基础,生态被破坏,必定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们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不可计算的损失。两千年来,佛教一直是中国社会生态保护的积极践行者,嵩山深处的少林寺,是中原大地的生态保护者。少林寺僧人秉承 “天下名山僧占多”传统,在建设寺院之余,刻意保护寺院周围环境,栽树治坡,开渠引溪,建成了“夫岩林希微风水为虚,盈怀而往犹有旷然”(《弘明集》卷2)的名山大刹。少林寺建设,告诉我们遍布中国各地的寺院,就是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熠熠生辉。好山好水处,僧人们建造寺院,情近山水处,促进生态理论发展,又根据地理环境,合理布置安排各种景观,融天地人为一体,生态得以保护,众生得以安神。在此居住的僧人,过着“夜网风水响,日听岭猿啼。……春去秋来始复终,花开花落几时穷,唯余林下探玄者,了得无常性自通”(《续传灯录》卷15)的恬意生活,让多少人心净而忘返耶!
面对生态,佛教始终有自己的生态保护理论,寺院建设无一不是根据佛教生态思想而建。古人说:“释氏者流性,独爱莲华,以谓是出污泥而不染,故其宫室启处,食饮衣服,非一无藉于世之人,而徽缠有所不能纠,垢氛有所不能染,无论上乘即其下者,亦得以宴然,各适其志,而无患私心。”(《嵩山少林寺辑志》卷22)因为佛教旨在奉清净为法印,以远离尘嚣为修行,又以慈悲爱心待万物,主张与万物一体,梵我如一,强调和自然界相通,将这些理念作为寺院建设标准,把它贯彻在寺院建设之始终,让每座寺院就是一个花园,是一个众生鲜活之所,是一个文化教育场所,是一个极尽幽静的清净之处……现代社会,寺院已经成为当代著名的旅游地和网红打卡地!
“亘古迈今,包天括地,岂去来之所易,何新旧之能迁。岭梅发泄,岸柳含烟,荣衰互换,前后交参。”(《续传灯录》卷15)独特的佛教生态观,是祖师们留下的丰厚的精神遗产。一座座寺院印证了佛教生态观的伟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唯有佛教对生态的看法来去不变、新旧无迁兮!
(本文为《少林学辑刊第一辑(全七册)》序言。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