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以来,部分寺僧和一些民间拳师对少林武术的渊源模糊不清,单凭传说而传,说少林武术是由达摩祖师所创,所以把某些武术套路的名称,也以达摩取名:如达摩剑、达摩棍、达摩杖等,其实均是毫无根据。特别是民国年间出版的《少林拳法精义》《少林拳术秘诀》《少林拳法图说》等书,都附会其说,以讹传讹。
据《太平广记》和《九十纪闻》记载:僧稠能跃首至梁,引重千钧,拳捷勇,动骇物听。由此可知,稠禅师在当时具有非凡的武功,起步如飞,一跃可以上梁;出拳捷而勇猛,可以击毙猛兽;伸手可以提动千斤之物,实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
根据《少林寺志》和《高僧传》记载,稠禅师是少林寺开创者跋陀和尚的弟子,而达摩大师是孝明帝孝昌三年(527)才来嵩山的,比稠禅师晚到少林寺,怎能向稠禅师传授武术呢?
根据《景德传灯录》和《少林寺志》等文字记载,达摩大师到嵩山地区后,寓止于五乳峰山洞里,面壁九年,下山去西而逝。达摩大师不仅没有给众僧传授过任何拳术,而且众僧所习之武术,也与达摩大师毫无关系。
据详查《魏书》《二十四史》《少林寺志》和少林寺现存的历代碑刻等,从没有一个字提到达摩大师会武术。所以说,达摩大师不会武术,更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
那么,为什么有“达摩创少林拳”之说呢?据查证是清代后期,人们根据《景德传灯录》而牵强附会的结果。十一世纪末,当时出版的《景德传灯录》云:“达摩在北魏孝明帝太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届于洛阳,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到太和十九年丙辰十月五日,乃瑞居而逝。”按此之说,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的时间恰恰是九年,便成了传说附会的时间依据。其实,《景德传灯录》的这段话,是自相矛盾的,经不起推敲的。“太和”是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年号,并非孝明帝的年号。据《太平广记》记载,位于嵩山少室山的少林寺,是拓跋宏到洛阳的同一年,即太和十九年(495)为一来自天竺僧跋陀所建,还说达摩大师在太和十九年丙辰十日五,乃瑞居而逝。那么,达摩大师的面壁九年,岂不成了空谈吗?像这种荒谬之谈,竟成了后人附会达摩大师创少林拳的依据。
明代中期的《少林棍法禅宗》和《少林棍法》等书,虽然把烧火僧——紧那罗虚化为神,但也未有一字说达摩大师会武功。这充分说明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创建,到明代中期的一千年间,还从未有人说达摩大师与少林武术的任何关系。
清兵入关后,统治者担心汉人反清复明,多次下令禁止僧道和民间习武,一些爱国的武林义士胸怀复明大志,但又不敢公开习武或授艺,为了达到其目的,他们借清代统治者崇佛的心理,便把达摩大师推出来,架于少林拳之上,故意编造“达摩创少林武术”之说,遮掩统治者的耳目,使其在民间流传,达到习武、授艺或反清复明的目的。如在《易筋经》一书中,李靖所写的序言,1954年出版的《少林拳术秘诀》,1921年出版的《少林拳法图说》,1926年出版的《汤祖达摩派拳诀》等,都附会达摩大师创少林拳之说,特别是民国七年出版的《少林拳法精义》中,竟把作者署名为“达摩”。
还有些拳师,为了把少林武术推向神秘化,有意伪编达摩大师授技秘诀,迷惑学者。一些文人依《景德传灯录》为据而牵强附会“达摩创少林武术”之说的伪言,经过僧道和民间以讹传讹,渐渐弥漫于30余部武术专著之中,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甚至扬于海外。达摩大师不会武术,更谈不上什么少林武术或少林拳的创始人,但是,不可否认达摩大师对中国禅宗的影响,的确是中国禅宗大乘派的鼻祖。
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源出嵩山少林寺,扬名于唐。少林武术是少林寺僧众在自己创编的健身套路基础上,广泛吸收全国各武术门派之精华,经过长期艰苦磨练、反复推敲、不断改进,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体育运动,亦称为“少林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