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中体现出的佛教慈悲忍辱观

【河南】邹相


佛教戒律决定了少林功夫的招势结构,以守、防为主。少林功夫的修习过程体现出“禅武合一”的文化内蕴,凸显出佛教慈悲圆融的理念。佛教的慈悲忍辱观,能让少林功夫表现出特有的轻松、自在、神化之境界。少林功夫中的尚棍传统,以及少林功夫“八打八不打”的规定,与佛教的慈悲忍辱观密不可分。

佛教讲普度众生、大慈大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予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涅槃经》云:“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观无量寿佛经》云:“佛心者,大慈悲。”佛教“五戒”中,第一戒即为“不杀生戒”,同样是佛教慈悲众生的体现。“忍辱”是佛教的六度之一,是学佛修行人最为重要的基本素养。学会忍辱,方能更好地消除贡高我慢,助力于我们的修行。

《拳经拳法备要》云:“拳法者,卫身御侮之善术也,其原始于少林。”“天下功夫出少林”,这是人们对少林功夫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上千年来少林寺僧人和少林地区群众致力于少林功夫,为中华武术所做出贡献的肯定。少林功夫产生在佛教圣地少林寺,是用来护寺、防身、健体之用。佛教戒律决定了少林功夫的招势结构以守、防为主。历史上,少林功夫既担负起看家护寺的责任,又发挥其抗敌杀贼的功用,少林僧兵曾多次征战沙场,为国家和民族的稳定与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武德四年(621),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来使臣到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自此,少林寺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2006年3月22日晚上,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访问少林寺之后,对在场的媒体说:“少林寺和少林武僧能够继承这么好的中国武术传统,这不仅仅对中国人有意义,而且对全世界人民都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武术造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靠着勤奋和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少林功夫通过少林寺僧团的传承,通过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一直绵延至今,传承有序。

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外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为156套。现据少林寺流传下来和重新收集整理的少林功夫套路统计,拳术121套,器械80套,对练37套,其他17套,合计为255套。这些武术套路都按不同门类和学习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武术体系。尽管少林功夫给人以刚猛有力、出神入化之感,但因其在少林寺这一佛教寺院背景下形成,融入了很多佛教思想,特别是佛教的慈悲忍辱观。

一、少林功夫修习方法中凸显出佛教慈悲理念

少林寺僧团宗法制度,为其生存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少林寺1500余年香火不断、生生不息。作为中国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学佛参禅为僧众之本分,也有其金刚降魔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魔”,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度化。对于习练少林功夫的僧众,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以武力威慑,使“魔”诚服而被度化。同时,少林功夫习练者崇善尚德,非常注重武德修为,从不主动出手与人好勇斗狠,即便是遇见凶恶之徒,也会好言相劝。即便是与人交手,也会礼让三先。少林寺僧众在习练少林功夫时,不仅追求技法的精进,同样重视心性的修炼,通过练武找到觉悟佛法的捷径,而并非通过习武来恃强凌弱、好勇斗狠。这,亦是少林功夫中的佛教慈悲理念使然。

少林功夫与普通武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亦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因为佛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不同,佛教生活的追求目标与世俗生活的追求目标不同。少林功夫表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少林功夫首先表现为一种信仰,一种对于超常神力的追求,对于超常智慧的追求。禅宗讲究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实现学佛的目标。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僧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被纳入到学佛修禅的形式中。

修习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佛教的禅文化,赋予了少林功夫更为丰富的内容,如禅者的慈心悲愿、禅者的忍辱无我,禅者的无住无念,等等。佛教的慈悲忍辱观,能让少林功夫表现出特有的轻松、自在、神化之境界。这,也正是少林禅武文化的内在深蕴。

二、少林功夫中“八打八不打”传递出佛教慈悲思想

少林功夫还有“八打八不打”的规定,这亦是佛教慈悲忍辱思想使然。何谓“八打”?即是指攻击之后不至于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又能有效控制对方的八种部位,包括:眉头双眼、唇上人中、穿腮耳门、背后骨缝、肋内肺腑、撩阴高骨、鹤膝虎骨、破骨千金。何谓“八不打”?即是指击中八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引进对方伤残乃至死亡的部位,包括:太阳为首(不准击打与踢击太阳穴)、正中咽喉(不准击打、锁制咽喉以及锁骨)、中心两壁(不准击打心窝部及左右两侧)、两肋太极(不得随意击打腋窝下两侧软肋)、海底撩阴(不得随意击打或撩击裆部)、两肾对心(不准踢打身体两侧的肾脏要害)、尾闾风府(不得踢打尾椎骨部位)、两耳扇风(不得对两耳施用“双风灌耳”的打法)。“八不打”中的八个部位,均是人身体的脆弱部位,若击中,很容易给人以毙命的危险,选择“八不打”,也是一种良好的武德修为。

千百年来,少林功夫的招术是重守不重攻。“少林七十二艺”也强调,武术技击“尚德不尚力”,推崇道德,而非推崇武力。少林功夫的作用在于防身、护寺、健身、入禅作用,所以它的招势结构完全在实用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佛教慈悲忍辱观的制约下,少林功夫的习练者有效地规避了致伤、致残和致死现象,这也是少林功夫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少林武术戒约中彰显出佛教慈悲忍辱观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约束。戒律体现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宗旨,是佛教徒的生活准则。在少林寺特定的环境中,佛教戒律又演化为习武戒律。戒律在习武者身上,又表现为武德。因此,少林功夫在演练时表现出节制谦和、含蓄内敛、短小精悍、后发制人等风格和特点。

少林功夫的《十戒约》伴随着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的发展适时而宜,日臻系统和完善。最早的《十戒约》由僧稠禅师(480年~560年)住持少林寺时提出,内容为: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窃;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戒酒淫。这十条戒约,很直观地体现出佛教的慈悲忍辱观,告诫后世弟子们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广利人天。金末元初时,觉远禅师在《十戒约》的基础上,又复立了习武《十戒约》,包括“宜深体佛门悲怜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以自卫,切戒逞气血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以违反清规同罪”、“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等,这些戒约同样体现出佛教的慈悲忍辱观。

在少林功夫的其他很多戒约中,也凸显了佛教的慈悲忍辱观。如在少林寺福居大师所传的《少林罗汉行功短打》中,有这么一条戒约:“横逆相加,只可理说排解,勿妄动手脚。即万不得已,亦须打有轻重,宜安穴窍,免致伤人。”即是说,习练少林罗汉功之人,不可轻易施展拳脚,要懂得劝化人,在万不得已出手时,也要懂得分寸,以免伤害到别人。

在《少林拳术秘诀》中,记载了少林寺觉远禅诗制定的习武戒约:“与挈锡游行之时,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显技术。”即是说,习练少林拳术的出家人,在外出游化时,碰到在家人,要以忍辱的法门对之,不能轻易使用所学的功夫。在《少林秘诀》中,记载了这么一条戒约:“济危扶倾,忍辱度世,吾宗既皈依佛门,自当仍以慈悲为主,不可有逞强凌弱之举。”这同样是佛教慈悲忍辱观的明证。

四、少林功夫中的尚棍传统体现出佛教慈悲忍辱观

在少林功夫形成的早期,最先使用的兵器就是棍。少林功夫以拳棍著称,然而少林拳术的出现和成名,却较少林棍术为晚。“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是少林棍有史的最早记载。明代著名武术家、曾投身少林寺学艺十余年的程宗猷,在他的少林棍术专著《少林棍法阐宗》中明确写到:“或问曰:棍尚少林,今寺僧多攻拳,而不攻棍,何也?余曰:少林棍名夜叉,乃紧那罗王之圣传,至今称为无上菩提矣。而拳犹未盛行海内。今专攻于拳者,欲使与棍同登彼岸也。”他坦称当时的少林拳远没有少林棍有名,人为少林棍是少林寺护法神紧那罗王所传,是难能可贵的“无上菩提”。明末清初人吴殳所著作的《手臂录》中,赞叹少林棍为“棍家绝业”;《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甚至说天下所有的武术,都以棍法为宗,而天下所有的棍法,都以少林为宗。直到今天,少林寺的僧众仍称少林棍为“镇山绝技”。

少林功夫中的尚棍传统,亦与佛教慈悲忍辱的理念息息相关。《少林十戒》中规定,少林寺武僧和俗家弟子习武“仅可用于自卫”,明确规定了这种限度的范围。棍是钝器且为木质,一般情况下杀伤力远逊于刀剑等金属利器,使用木棍自然更为符合崇尚少林功夫的佛门弟子的身份。明代程胤万为《少林棍法阐宗》所作的“序”中写到:“为杀杀他,如击答响。故我菩萨,慈以勇养。不战屈人,功受上赏。”即是说,用棍能起到震慑敌人的效果,不必取其性命便可退敌,这也是佛弟子慈悲的体现。明代的孙文御为《少林棍法阐宗》所作的“赞”写到:“制梃柔为锐,揭杆义作锋。用兵非寸铁,折敌可遐冲。”这即是说,棍术是以柔克刚,能够更好地震慑敌人。从中可以看出,少林功夫中的尚棍传统,与佛教的慈悲忍辱观密不可分。

传统的少林功夫,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经过1500多年的创作和锤炼而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说:“修习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由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表现出少林功夫传承人大智大勇的气概。”可以说,少林功夫是少林武术和禅宗智慧融合的产物。同时,少林功夫中蕴含的佛教慈悲忍辱观,更让后世敬仰,让习武者敬重,这也是少林功夫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传承力的殊胜之处。